《中 国经济发展的区域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pdfVIP

《中 国经济发展的区域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传统的无锡区域经济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经济环境 一、环境与交通体系 无锡 ,别名梁 溪 ,位于东经 度 ,北纬 度 ,地处长 江三角洲 南濒太湖 ,北 临长江 ,东与苏州接壤 ,距上海 公里 , 西 同常州 比邻 。无锡属于平原 区,地 势平坦 。无锡 的 自然地理态 势 决定了这一区域极易与外区域发生关系 ,也很容易受到外 区域 的 影 响 。但 隋唐 以前,以长江为界 的南北经济 尚未完全 融通 ,特别是 太湖流域还未形成贯通各地 的便捷道路和水运系统 ,各地 区处于 相对 的封 闭状态 ,地处长江与太湖之 间的无锡更显得封 闭。此时期 长江和太湖不仅没有成为其与外 区域发生关系的通道 ,反而成为 与外界交流 的屏 障。而且 ,区域 的内部 由于河流、湖泊散布各处,缺 乏沟通 ,亦未形成便捷 的交通系统,区域基本上处于原始未开发状 态 。 隋朝 统一 中国后 ,于大业六年(公元 年 )开凿江南运河 即 大运 河 南段 。它南起钱 塘 ,经太 湖 的东、北及 西北 部 ,自京 口入 长 江 。从此太湖沿岸 的常、苏、湖三州与南部 的杭州、睦州和西北 的润 州连成一片 ,形成 了 以太湖为 中心 的经济大 区域 。同时,江南运河 还把这个地 区与长江北部及淮南 的经济区域连接起来 。在这场地 理变革 中,无锡 区域受到很大影 响 。京杭大运河横 贯其全境 ,这不 仅沟通 了无锡与太湖沿岸各地 、浙江北部 、长江北岸及淮南的联 系;而且 区域 内部 随着运河 的开凿 ,境 内散布河流、湖 泊相继与运 第 2 页 河沟通,形成了连贯全境的水运系统。这种区域内部及与外区域相 连的水运系统的形成,奠定了明清无锡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气候资源与土壤条件 无锡 区域位于北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具有过渡性、 海洋性、季风性 的特 点。光能资源较丰 富,全年总 日照为 小 时,全年太 阳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达 千卡 。同时,热量条件 优越,年平均气温为 。农作物生长季节长达 天,年平均 无霜期为 天 。此外,降水量较充沛 ,年平均 降雨量为 毫 米 。雨量年 际间差异悬殊 ,季节 间变化 明显,此 区域 的气候条件适 宜于农业生产。 就土地 资源而 言,无锡整个地 区(包括无锡 市、郊 区、无锡县、 江 阴市、宜兴市 )土地总面积为 平方千米( 年 )。其 中 , 我们所研究的核心区域的土地面积为 平方千米(无锡市和 无锡县 )。此 区域 以平 原为主体 ,山丘面积很少 。大部分土地 的地 面高度在 米间。此外尚有低洼圩区、低山丘陵和疏散丘陵 区及水域 。土壤 的质地较典型 的为粘性粉土 ,土地肥沃 。按耕地土 壤类 型划分 ,有黄泥土、白土、乌 山土、灰芦底土及青泥土 , 故适 宜于种植多种作物 。 第二节  农业与手工业 直到 明末清初,无锡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太湖流域似乎 尚未有突出的地位 。甚至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 区,无锡可 以归为经 济相对低度发展 的一个 区域。此时期,在邻近地 区已得到普及的棉 花种植业,在无锡没有推广 。清乾 隆以前,在松江府、太仓州等地 区 已很兴盛的民间棉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