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责任中的两罚制》知 识产权.pdfVIP

《公司法人责任中的两罚制》知 识产权.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导 论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 《民法通则》)明确 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 , 承担民事责任 。至于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是否应当为其执 行职务 的行为对第三人承担责任 ,则缺乏明确 的立法 ,学界有不 同的认识 。立法 的缺失、理论 的偏差,导致实践中出现 了严重 的 问题 。表现在公司中,特别是 国有上市公司中,机关成员滥用职 权 的行为时有发生 ,致使企业经营不善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公 司、股东、债权人 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当公司为其机关成员的 行为承担责任的时候,有关行为人却逍遥法外 。这些现象,破坏 了社会 的经济秩序 ,影响了法律 的公正与尊严 。因此 ,必须重新 审视我 国法人责任制度 。完善相关的公司法人责任制度 ,解决实 践中出现的问题,是本文追求的主要 目标。 一 、研究主题 的界定 本文所称 “公 司机关 ”,是指作 为执行机 关和代表机关 的 董事或董事会 。 “机关成员”则是指公司董事 ,包括一般董事 和代表董事 。 本文中的 “第三人 ”,是指公司股东和 公司债权人 。 本文中的 “民事责任”,是指因公司机关成员的职务行为 公司法人有意思机关、执行机关、代表机关、监督机关等。公司机关 的概念 因其范 围不 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本文所称 “公司机关 ”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 。 史 尚宽: 《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叶林 : 《中国公司法》,中国审计出版社 年版,第 页 。 各类董事法律地位不同,职权各异,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不同。本文主要讨论经 营董事或执行董事的责任 问题。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第二 目。 而产生 的损害赔偿责任。 本文研 究 的主要 问题是 ,对于公司机关成 员实施 的、给 第三人造成损害的职务行为,应采 “单罚制 ”还是 “两罚制”? “单罚制 ”,是指公司法人应当为其机关成员的职务行为承担责 任,而机关成员不对第三人承担责任。 “两罚制”,是指在公司法 人应 当为其机关成 员的职务行为承担 责任 的同时,于法定情形 下,有关机关成员也应当对第三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二 、研 究 的意义 (一 )完善 公司法人与其机关成 员对第三人 责任分担机制 的 理论意义 我国关于公司法人与其机关成员对 第三人责任的分担机制立法 比 较粗陋,理论和学说存在诸多争议和偏差。《民法通则》第 条规定: “企业法 对人 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 任 至于何为 “经营活动”、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是否应当 承担对外民事责任、法人承担责任后是否可向相关行为人追偿等问题, 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从法理来看,如果不考虑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其 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公司章程和授权,其 以法人名义 所为行为的后果一律 由公司法人独立承担并免除违法行为人的民事责 任 ,是有悖 公平原则 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其工 作人员所实施的行为后果应 由法人承担,什么时候应 由他们 自己承担 ? 这正是公司法人与其机关成 员对 第三人责任分担机制要解决的问题。 公司法人有两种意义上 的民事责任,一种是公司法人 的外部责任,是指公司 法人 以它全部资产独立清偿它对其他 民事主体的债务,这种责任要解决的是当法人的 全部资产不足 以清偿它的外部债务时,要不要 由其他的权利主体来承担财产责任的问 题;另一种是公司法人的内部责任,是指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工作人员以法人 名义从事的活动应承担的责任,它要解决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公司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 它的工作人员所实施的行为后果应 由法人承担责任,什么时候应 由他们 自己承担责任 的问题 。参见江平主编:《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 年版,第 页 。 它 “涉及法人本身、其法定代表人和工作人员的利益关系 问题 。 如果法人 的责任过大,将其法定代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