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VIP

山东省济南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济南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60分) 1.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 ( ) A. 生产工具的改进 B. 自然环境的变化 C. 耕作经验的丰富 D. 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使用木、骨、石器生产,不得不在生产中大规模集体协作,即千耦其耘;到了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和私有土地的出现,个体农耕成为了可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故选A。BCD三项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学生一定要把握住。此外,小农经济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2.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我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落后性,保守性,分散性等,故AC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但是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没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者破产死亡,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3.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初税亩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具有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故C正确。材料说明土地国有制度开始瓦解,故A错误。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属于商鞅变法,故B排除。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过于绝对,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初税亩 4.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 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 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土地兼并根源的认识。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C项反映了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D项反映了封建王朝的压迫、剥削,但不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土地兼并 5. 汉代大将军周亚夫因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遭汉景帝的治罪。汉景帝治罪周亚夫的主要罪名可能是( ) A. 违背国家禁止厚葬的规定 B. 违背皇家专用产品不许作为商品出售的规定 C. 泄露了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D. 违背了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官营手工业产品的规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汉代大将军周亚夫因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能出售,所以汉代大将军周亚夫才会遭汉景帝的治罪。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 6. 与唐朝相比,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是(  ) A. 交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B. “草市”盛行与集镇兴起 C. 出现了大规模的长途贩运贸易 D. 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