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师职业伦理与师德(中大教师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职业伦理与师德(中大教师培训)

教师职业伦理与师德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古南永 一个职业的术、学、道 教师之术:课堂教学? 教师之学:知识、学养。 师道? 伦理的必要性? 独处状态~共处状态 被治状态~自治状态 “一国当中,人民情愿被治,尚可以苟安;人民能够自治,就可以太平;那最危险的国家,就是人民既不愿被治,又不能自治。”(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载《新教育》第二卷第二期,1919年10月) 伦理的根源与要素 1、社会公共生活与人际关系(伦) 2、公共规范(理、道、法、规章) 3、个人德性(德、品、行、操守) 学校身份变迁 商、周时期:“学在官府”。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废,私学兴起。 秦: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人才选拔:太学养士,以儒术为重;官员察举(荐举)取士,以“孝廉”、“贤良”为主。 学校身份变迁(续) 隋唐:设立国子寺,后改称国子监。府州、县设经学校。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开始科举考试。 宋元:官学延续;书院兴起。 明清:官学延续;私塾逐步普及。 1905年,光绪皇帝下诏,从次年起废除科举,科举制度终结。新式学堂大量兴办。 民国时期:官私并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学主导。 教师的身份(古代) 天、地、君、亲、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清)郑板桥教书诗 教读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 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 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 如今幸作青云客,遮却当年一半羞。 教师的身份(当代)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文革时期,某基层领导对教师说:“好好干,有机会我提拔你做售货员”。 教师的身份、角色 导师? 牧师? 教练? 站在讲台上,想要“把旗帜插进别人灵魂”?(马克斯·韦伯语) 教师职业性质 示范、导向性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子使作善也。” (许慎《说文解字》) ——多建一所学校,少建一座监狱?(雨果) 公共性 ——在职业场合,不是“孤独的遐想”,不是“独立苍茫自咏诗”。 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独立性 ——对“慎独”、“自治”要求更高? 智力劳动与情绪劳动 ——更劳心? ——对“德性”要求更高? 情绪劳动的要素、特点 与人直接互动; 需要为与其互动的人制造情绪状态,如愉悦、信任、兴趣、积极性等; 透过培训、考核等机制,被训练(或监督)以适当的表情、仪态和语气展现恰如其份的情绪。 可能需要节制自己内心本来有的情绪,或制造(表现)出本来没有的情绪。 劳动及其承载者 体力劳动(教师:站立、发声) ——运动系统(腿、腰、颈、咽喉)。 脑力劳动 ——循环系统,心脑血管。 情绪劳动 ——循环系统,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 当代高校职能 教学;人才培养。 文化传承;学术研究;知识创新。 社会服务。 高校教师的职业关系 与自己其它生活领域的关系。(兴趣?使命?“著书都为稻粮谋”?) 与学生的关系; 与公共部门关系;(现代教育是“公学”) 与学术、文化的关系;(弘道?传承?创新?) 文化:积淀、传承与创造 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化遗产时,必定会觉得它浩浩洋洋,仰之弥高。这些东西是数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积累,当然是值得尊重的。 不过,我以为它的来源更值得尊重,那就是活着的人们所拥有的智慧。这种东西就如一汪活水,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它的沉积物。这些活水之中的一小份可以存在于你我的脑子里,照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续 保存在文化遗产里的智慧让人尊敬,而活人头脑里的智慧更让人抱有无限的期望。 (选自王小波短文《跳出手掌心》(写于1994年),见《思维的乐趣》,王小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师生关系中隐蔽的不平等 1、学识、阅历、专业经验: 教师具有优势; 学生:人性中对“能者”的尊崇心理。 2、角色地位: 教师在讲台上,有话语权,学生难于对辩。 文化传统中“师道尊严”的观念。 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考验 “前喻文化” “后喻文化”? “并喻文化”? 带来的好处 尊敬、体面。 讲台自由,独立发挥的空间。 带来的问题 压迫(观念的灌输或污染;蛮横的责求;索要财物或服务;胁迫购买教材、讲义、参考书。) 过分随意、没谱(“扯淡”;贬损)。 降低要求讨好学生,以获好评。 教书?讲课?育人? 智力侵占:学生的作业、论文观点;论著署名。 教师的行业规矩 国家相关法律: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 职业道德规范: 1、各省教育厅高校师德规范。 2、教育部:中小学师德规范、中等学校师德规范;2005年1月,发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制定《高等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