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梅松口中学.PPT
当地质剖面示意图中岩层呈现完整时,两种区分方法均可使用,如图: 当地质剖面示意图中岩层呈现不完整时,岩层的弯曲形态无法判断,则只能依据岩层年龄的新老关系区分。 (2)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 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它是不是岩石受力破裂,二是看它是否沿破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例如,图中A、B、C处岩石既受力破裂,又沿破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所以A、B、C三处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破裂,但无相对位移,故不是断层,仅仅是断裂。 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例1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 ①图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前冲积扇,③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地貌,即①③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②为褶皱,④为断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答案】 B 学以致用 1.(2011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试题)《科技日报》曾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关于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为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其外围分布着沉积岩。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侵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据此回答(1)~(3)题。 (1)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 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3)下图中的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的作用相同的是( ) 解析:(1)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强劲的冬季风携带大量沙石对坚硬的花岗岩不断打击、侵蚀,形成了状似“蜂巢”的风蚀地貌。(2)由题中材料可以看出,花岗岩是风力侵蚀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故正确答案为B。(3)图中A为河口三角洲,B为流动沙丘,C为风蚀蘑菇,D是流水侵蚀的峡谷地貌。 答案:(1)C (2)B (3)C 岩石圈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构成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技巧点拨 运用变式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通过变形产生多种不同的变式,掌握这些变式,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变化)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下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如果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 例2 A.丁代表岩浆岩 B.丙代表沉积岩 C.①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D.②代表变质作用 【解析】 甲(岩浆)只能通过①冷却凝结作用形成岩浆岩(丙),故丁为沉积岩。而沉积岩(丁)通过②变质作用形成乙(变质岩)。 【答案】 D 学以致用 2.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1)~(2)题。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的模式图是( )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相互转化关系。解答三大类岩石转化题目需要注意的问题:(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 答案:(1)C (2)C 教材深化透析 图标解读 1.教材图2-3-3 褶皱形成示意 (1)此图为褶皱示意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①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②从形态上看,一般情况下,背斜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③从岩层新老关系看,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2)此外,阅读此图还要注意对岩层新老关系的理解: ①在初始状态下,岩层是一层一层形成的,通常是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岩层在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立板桥高级中学九十五学年第ㄧ学期高一基础生物期末考试.DOC
-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讯第284期.PDF
- 国立雾峰农工94学年.DOC
- 国立高师大附中10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一二类组生物科试题.DOC
-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系物理化学试验第二组.DOC
-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试验报告-沸点上升法求物质分子量.DOC
- 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畅行E款两全保险条款.PDF
- 国道108线k15+760~k75+980段路边坡堤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方案设计.DOC
- 国际标准-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DOC
- 国际经济学概要.PDF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