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一 、 财 政 学 的 对 象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整个社会产 品或 国民收入 (或 国内
生产总值 分配 中的 个特定的部分 ,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
配活动部分 ;财政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阶段而 出现 了国家这个特定历史时期 的产物 ,它与 国家有着
本质联系,是与国家共存亡的。
财政学作为研究财政分配活动 的科学 ,是 以不 同社会制度下
的国家 ,为 了实现其职能 的需要 (含公共需要 )而进行的分配活
动所反 映的分配关系为其研究对象 的。它研 究财政分配活动所具
有 的特殊矛盾及其规律性 以及财政运动方式 。财政分配活动是整
个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 ,财政具有与整个经济运行相一致的共性 ,
从而财政学是广义经济学 的一个组成部分 ;财政分配活动作为 以
国家为主体 的分配 ,财政是一个独立 的经济范畴 ,又具有与整个
经济其他部分不一致 的特性 ,从而财政学又是从政治经济学 中独
立 出来 的一 门科学 。
财政分配虽然表现为一种特定的经济现象,是一种经济活动 ,
但它 以国家为活动主体 ,因而财政活动又与 国家 的活动行为具有
密不可分 的联系 。因此 ,财政学对财政分配活动 的研 究,并不是
一种纯经济研究,而是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来进行研究,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
显然 ,对财政范畴的界定方式不 同,财政学对象 的具体 内容
也不 同。西方财政学将财政界定为 “公共部 门经济学 ”或 “公共
第 2 页
财 政 ”,就 是 把 整 个 经 济 划 分 为“公 ”、“私 ”两 大 部 分 。“公 ”经
济 (包括政府部 门和 公共 企业部 门)的活动就构成 了财政 。在
“私有制”的社会制度下,强调的是个人至上, “公”经济的活动
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国家的存在表现为一种 “社会契约”,犹如
市场上为 图私利 的个人开展经济活动时达成 的合 同或契约 ,因而
表现为一种 “公共需要”, “公”经济的活动,或财政只作为支助
市场 的一臂之力 ,为 “弥补市场 的缺陷”而存在 。在这种市场哲
学 的思 维方 式 下 ,对 “公 ”经 济 (或财 政 ) 的分 析视 角 如 同
“私 ”经 济 一 样 ,回答 的 是“生 产 什 么 ”、“为 谁 生 产 ”、“如 何 生
产 ”这样三个 问题 ,而不研究这种经济活动背后体现 的经济利益
关系 ,而是抹杀国家的阶级性 ,淡化 国家的政治权威 。
社会主义 国家 的财政学 以马克思主义 的国家观和再生产理论
为基础,强调国家的阶级性和政治权威性 , “财”和 “政 ”的结合
反映着 “理财治 国”的哲学思想 。财政与 国家有本质联系 ,是 以
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财政是 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 ,私有制的产生 ,
进而阶级矛盾 的尖锐导致 国家 的产生才产生 的。换句话说 ,财政
的存在 以国家 的存在为前提 ,是 国家存在 的物质基础 ,从而 ,财
政 的职能从根本上取决于 国家 的政治 、经济职能 。因而 ,财政分
配活动所反 映的分配关系就表 明了国家 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财政分配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对广大劳
动人 民的剥 削关系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劳动者是 国家 的
主人 ,财政分配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国家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根本利益一致 的关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 的再生产理论 ,财政这一
分配活动 的分析视角乃是从经济与财政 的相互关系原理 出发 ,研
究财政集 中的数量界限和安排使用 的方 向、比例和规模 ,以涵养
财源 ,促进经济 的发展 ,也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要处
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调动各利益主体 的积极性 ,促进生产关系的
发展和社会 的稳定 。因此 ,在社会主义 国家里财政学是密切联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来展开研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