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币历史贡献
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币历史贡献[摘 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成于1935年11月成立。从1935年11月开始发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币起,到1937年7月收回西北分行币止,西北分行币前后流通时间只有一年零八个月,但是它创造的历史是珍贵的,对于抗日和缓解国家财政压力的贡献是巨大的。
[关键词]西北分行币 抗日统民族一战线 金融问题 国家银行 国家财政
正文: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跟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瓦窑堡后,与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陕甘晋省苏维埃银行合并,改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中华苏维埃共和西北办事处财政部长林伯渠兼任行长,原国家银行的曹菊如任副行长兼会计科长,毛泽东主席的夫人贺子珍任印刷所所长。1936年6月,西北分行和印刷所跟随中央机关和苏维埃政府迁至保安,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6年12月,中央党政机关迁往延安。国家银行西北分行于1937年1月3日迁至延安城内鼓楼北街一家商店内。
一、 国家银行西北分行的货币发行
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实行不兑现的法币政策,金融市场银价飞涨。为了稳定金融,防止白银外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决定发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币。西北办事处于11月16日发布第1号“训令“指出:“为金融流通的便利,发行票币是需要的,但票币形式需统一,发行数量应不超过市场需要,以免发生其他弊端”。因此,西北分行在发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币的同时,停止了陕甘省和陕甘晋省苏维埃银行币的发行和流通,并逐步收回其他各种货币。在西北分行转移保安之前,发行数量不大。1936年红军东征撤回河西后,将元宝、银元和山西闫锡山的钞票等作为发行基金。开始发行时,准备金比较充足。西北分行迁至保安后,由于机关和部队人员增加,而财政收入匮乏,要靠发行货币支撑战争和财政开支,所以发行量大增。
二、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币的历史贡献
1.高举抗日旗帜,在票上印制“抗日动员”、“全国人民拿起武器要求抗日”的宣传画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民主共和国而斗争”的口号。西北分行币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最早的抗币,旗帜最显明的抗币,是动员全民族一致对外的抗币。它体现了我党当时的行动钢领和最高目标。其他根据地的抗币,除陕北神府特区流通券冠有“抗日”二字外,有的是注明战略区简称,有的是政策口号,如“发展”“繁荣”、“劳动互助”等,反映了券别的不同,未把“抗日”二字表现在票面上。在当时宣传手段落后的情况下,把我党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印制在人们广泛使用的钞票上,体现了当年根据地金融职工的民族气节,以及智慧的创举。通过货币流通手段,将我党的政治主张既简要又明瞭地传遍千家万户,“唤起人们反对侵略,积极抗日,为和平民主而斗争的决心,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货币文字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见证了我国鲜为人知的一段文字改革史。货币作为一种文化,引起人们的重视。对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币上的文字,有人说是英文,有人说是汉语拼音,却都解释不通。据延安革命纪念馆副馆长霍静廉考证:“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我国在苏联远东的工人,了克服我园方块字难认,难写,难与国际文字交流的困难,制定了中国新文字方案。即以我国北方口音为校准,使汉字拉丁字母化。这一方案得到毛泽东、鲁迅、吴玉章等知名人士的认可。”毛泽东,吴玉章等领导人倡导,以延安为中心开展推广新文字运动,并亲任负责人。1935年冬开始训练了一大批新文字教师,举办新文字学习班。将新文字应用到各个领域,如公文、传单等。1991年9月回延安参加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开馆仪式的原西北分行工作人员杨万胜,王慈等同志,回西北分行长林伯渠曾亲自为他们讲授新文字。经过对”瓦窑堡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自然而然的把新文字应用到货币印制上了。
新文字运动发展到1938年,由于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而偃旗息鼓,但它是我国方块字汉字的一次大胆改革,是与国际文字接轨的一次重要尝试,大大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六、七十年过去了,记载文字的实物现在难以一见,作为见证那段历史的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币,就成为稀世之宝,对研究我国货币文化和文字革新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3.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实际还是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领导的国家银行总行。它是1932年2月在江西瑞金,根据一苏方决议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延续,它继承了国家银行的光荣传统和货币设计风格。通过积累资金,发行货币,调剂金融,活跃了根据地的经济和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为支援革命战争,支援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1937年10月1日,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1947年11月,陕甘宁边区银行与晋绥边区的西北农民银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