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_科技与艺术的未来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言_科技与艺术的未来式

前言_科技與藝術的未來式 現代人基本上生活於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常常被迫接受許多新的資訊和新的科技,人因科技而結合,也因科技而疏離,該如何使科技高速發展又符合人性需求同時又融合文化,這是一個值得讓人好好省思的問題。 展覽源起_藝術反映生活 在科技進步的同時藝術該如何與科技並進,藝術的表現本來就不拘泥於任何形式,所以這場展覽象徵著新視覺藝術的來臨,來徹底顛覆一般人的視覺感官。註1展覽標題「\^o^/?SIGHT」,結合的網路符號,希望吸引群眾對藝術產生全新的看法,而「SIGHT」則代表多媒體創作的多元視界。目標是讓藝術與生活更貼近,讓藝術更自然的融入大眾的生活。 深刻意含 基本上大部分的作品想表達的概念都大致相同,那就是科技所造成的結合以及疏離感,在網路時代來臨之後,世界將轉變成一個,虛擬化.數位化.及知識化的新時代 ,註三地區上的距離就縮短成一個又一個的節點而密密連成一片通訊網,但虛擬化的同時,人跟人的距離卻加深,每個人都可以同時擁有不同的身分,每個人在網路上都可以擁有一個完美的分身,人與人就有了多重隔閡,而在網路化來臨之後,知識的交流將加快社會進步的腳步,不適應的人將很快就被社會淘汰進而被社會邊緣化,所以在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之下,在運用科技表達藝術的同時,同時也運用科技的作品默默的表達反高速網路化的心聲,強調互動,及記憶制約,暗示著高科技的未來發展之下,除了會對人的身心造成極大的衝擊之外也將會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感官將可以用科技來取代,而傳統認知以及空間記憶將可分割的零碎並以記憶體方式來儲存,並藉著數位虛擬化來達成自己想完成的夢想 作品介紹_靜態展覽 平面輸出影像合成 誰說學不了微風 運用影像合成的手法加上作者的想像 形成一符有趣的構圖 平面輸出影像合成 條碼 作者以條碼來象徵資訊和數位科技的 時代來臨 平面輸出影像合成 食物戀 科技融合了藝術與文化運用影像合成 的手法將神話的內容加上作者的想像 加以改編以完成一股新的視覺潮流 炭筆 移位 作品想表現出空間的移位 情感的移位及記憶的移位 和機械移位其中的空間移位就 象徵著網路化的來臨 作品介紹_動態展覽 電腦動畫影像合成 dull 藉由傳統的認知情感如果只聽到 笑聲會直覺認定那是一個可愛的寶寶 但事實上科技已經可以達到 混亂認知的境界 電腦動畫互動系統 電腦動畫 以手繪動畫的方式想要 呈現出一種新的視覺互動意像 電腦動畫影像合成 重返玉米田 人可藉由科技來創造出一個虛擬 的環境以完成 夢想 錄像 看我七十二變 象徵著網路時代的來臨每個人都 可以同時擁有許多分身 電腦動畫 互動系統 夏娃 藉由3d動畫來表達未來複製人的 依賴性及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_work space 註一 .tw/ 註二/wordpress/?p=17 註三.tw/~jclin/files/powerpoint/BCP45201/ch03-R.ppt#34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