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性原则在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审查中的适用利弊研究.pdf

适当性原则在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审查中的适用利弊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适当性原则在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审查中的适用利弊研究

1 适当性原则在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审查中的适用利弊研究 - 以美欧规则为视角 1 2 姜哲/范剑虹 上市公司作为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织体,其收购在整合产业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 用。善意收购固然在上市公司收购案中占了主要比例,然而敌意收购的例子也绝不稀少。 当面临收购方敌意收购时,目标公司管理层有权采用哪些行动,是否可以主动出击挫败 对方的收购企图,历来是此方面的重点。但是,当管理层可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维护 自身地位而忽略股东权益时,如何判断其行动是否合理,董事会反收购措施是否适度, 是上市公司收购中法学专题与司法实践关注的重点之一。也即通过把握尺度,使得因反 收购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不至于导致对第三方的损害,不合比例地、过高地高于由此带 来的收益。既不能放任董事会滥用手中职权以戕害股东之合法权益,又要防止过分施加 桎梏于管理层,而使其失去在收购活动中的活力,无法良好行使股东大会授予其运行公 司的职权。在这一工具与目的的权衡过程中,显然隐含着一个合适的法学原则。我们可 以在美国和欧洲等国的立法和判例中找到对应答案。虽然他们看似从相对的角度分别得 到了自己的结论,然而拨开他们彼此表面差异的迷雾,却不难发现法学上的适当性原则 在这一目的与手段(或者措施)的权衡中的联系与作用,同时也可发现此原则在使用中 的局限性。由此,本文拟借用适当性原则的正义的平衡功能,结合上市公司反收购目的 与措施平衡中的不同规制的研究,以寻找一个具体而合理的评价与适用体系,以为复杂 的法律实践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合理的具体路径。 一 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合法性审查 (一)概述 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是在针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斗争中,目标公司为了击败收 购方收购企图所采取的各种反击手段。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包含了毒丸,黄金降落伞, 3 白衣骑士等多种手段。 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通过提高控股溢价,来击退收购方的收购 4 企图。可以说,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的目的具有多重性。 学界对上市公司收购的目 的和利弊研究历来众说纷纭。5 在现代公司制度诞生伊始,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既给公司带来了专业化的管理, 但伴随而来的还有相应的代理矛盾。不加规制无疑会导致代理问题的加剧,然而过分限 制,又会削弱董事会的能动性,加大代理人负担,由此带来的负面激励无疑将动摇代理 制度和公司制度的产生基础。如何寻找其中的利益平衡点,既给与董事会足够的自主空 间发展,又防止其因为担心自身损失管理权而采取失当反收购措施;既注重作为公司重 要权益所有人--股东的权益,又妥善维护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 化,应当是研究的中心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各国针对上市公司收购的不同目的有不同的规制标准,由此对反收 1 澳门大学法学院商法与经济法博士生、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硕士、武汉大学法学学士、贵州大学法学院讲师。 2 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德国弗赖堡大学法学博士。 3 See Painter, Richard W. and Kirchner, Christian, Takeover Defenses Under Delaware Law, the Proposed Thirteenth EU Directive and the New German Takeover Law: Comparison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Reform.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2002. Available at SSRN: /abstract=311740 or /10.2139/ssrn.311740 4有的是为了扩大规模效益,通过横向或纵向的收购减少经营成本;还有的收购则是为了实现垄断,扩大收益;也 有的认为此类收购只是为了提高收购者的自身声望,与股东利益最大化并无裨益。同上; 5参见姜哲,《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刍议》,《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6 ),第 65~68 页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