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大消息

臺灣證券交易所 監視部 2009年6月13日 內線交易 法規與實務簡介 壹、前言 我們為什麼關心內線交易 內線交易規範沿革 貳、內線交易觀念及法規 什麼是內線交易 那些人受規範限制 重大消息範圍 重大消息成立時點 重大消息公開方式 內線交易法律責任 參、案例說明 肆、證交所提供之宣導服務 台灣煉鐵出售廠地獲利,內部人判罰金新台幣15萬元 刑度為7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度提高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構成要件明確化及加重民事責任 1988年 訂定規範 1989年 第一個起訴個案 2000年 第一次修訂 2004年 第二次修訂 2006年 第三次修訂 受證交法規範之人(內部人、準內部人、消息受領人) 獲悉 發行股票公司有重大影響股票價格之消息 在消息未公開或公開後12小時內 買賣該公司股票 「內線交易」與「非內線交易」之區別 集中交易市場違反證券交易法及相關法令之犯罪類型甚多,惟僅於符合內線交易構成要件,方屬內線交易之違法行為。至於操縱股價、不履行交割義務、利益輸送或掏空公司資產等不法行為,係違反「股價操縱」、「侵占」、「背信」等罪,非屬內線交易。 消息受領人 準內部人 內部人 從內部人及準內部人獲悉消息者 董監、大股東、經理人及依法受指定代表行使職務之自然人 基於職業或控制關係獲悉消息之人、喪失內部人及上述身分未滿六個月者 重大影響股票價格 對正當投資人之投資決定有重要影響 市場供求 公開收購 公司財務、業務 列舉14項 概括1項 列舉3項 概括1項 市場供求 公開收購 公司財務、業務 母法 證交法 第157條之1 子法 重大消息範圍 及其公開方式 管理辦法 併購 發生退票 資產被掏空 發生舞弊 財務、業務 之重大消息 公司營收、 獲利巨幅變 動者 市場供求之重大消息 有價證券 停止買賣 有價證券 變更交易方法 有價證券 被公開收購 成立時點 公開時點 內線交易規範之行為主體 不得買賣上市有價證券期間 公開後12小時 重大消息 重大消息 事實發生日 協議日 簽約日 付款日 委託日 成交日 過戶日 審計委員會或董事會決議日 其他足資確定之日 重大消息管理辦法第4條訂定重大消息之成立時點 以日期在前者為準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Basic Inc. v. Levinson案認為: 以消息對於投資人買賣證券之影響程度著眼,衡量交易可能完成之機率與完成後對投資決定可能產生之影響程度作綜合判斷 事件是否屬「重大消息」應個案認定,以機械而無彈性之標準(bright-line rule)予以界定,並非有效之判斷準據 涉及公司 財務、業 務面 涉及市場供求 係指經公司輸入公開資訊觀測站 係指公司輸入公開資訊觀測站、 透過證交所基本市況報導網站公告、或兩家以上每日於全國發行報紙之非地方性版面、全國性電視新聞或前開媒體所發行之電子報報導。 有期徒刑: 3年以上10年以下 罰金(新台幣): 1千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 犯罪所得金額達新台幣1億元以上: 7年以上有期徒刑,2千5百萬元以上5億元以下罰金 刑事責任 損害賠償: 對當日善意相反買賣之人,負損害賠償責任 賠償金額: 善意交易人之交易價格,與消息公開後十個營業日收盤平均價格之差額 情節重大: 賠償金額提高至三倍 消息傳遞者: 與消息受領者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 民事責任 內線交易法律責任 行為人可能獲利金額 內線交易行為人於消息未公開前買入1000張@30元 消息公開後10個營業日之平均收盤價@50元 內線交易人可能獲利金額:(50-30)元*1000張=20,000仟元 行為人賠償金額 當日善意相反買賣人於消息未公開前賣出5000張@31元 消息公開後10個營業日之平均收盤價@50元 善意相反買賣人賠償金額: (50-31)元*5000張=95,000仟元 1997/1/25 1997/1/27~2/1 1997/2/4 1997/2/5 約90元 116元 會計師查核簽證完畢 ,確認公司轉虧為盈產生之所得稅鉅額利益,將列入1996年度財報內,報告草稿同時交付公司 該公司董事長等內部人知悉該重大消息,隨即於1月27日至2月1日期間買進該公司股票 董監事聯席會議決議通過該財務報告案 透過證交所之公開資訊觀測站對外公布 重大消息公開後賣出股票獲利約3千多萬元 法院見解 所得稅利益係屬公司盈餘,並為公司財務業務,且該公司1996年度認列所得稅利益2億1千萬餘元,已達同期稅後淨利55%,自屬重大影響股票價格之消息。又該公司財務報表送請會計師查核時,業已將所得稅利益編列財務報表內,會計師評估後,同意列入盈餘,並於1997年1月25日查核完畢時,將相關之整本財務報告草稿先交付該公司,顯見該日已確定所得稅利益得列入盈餘 。 上開案例內部人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