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行研究与美国学派
第八讲 平行研究与美国学派 “不管他们之间是否有影响或有多大影响,都是卓然可比的。” ——[美国]雷马克 本讲导读 一、平行研究案例解读 二、平行研究的内涵 三、平行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平行研究概念界定 五、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区别 六、美国学派特点 七、美国学派的理论依据 一、平行研究案例解读 1.不自由,毋宁死的中外女性—女性解放主题研究 女性的牢笼:男权社会下女性生存状态 摆脱桎梏:追求幸福的道路 生命的代价:抗争的艰辛和代价 路在何方? 2.中国长篇史诗缺类研究 口头演唱传统不同 古希腊-《荷马史诗》 印度-《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 中国-文王史诗 表演主体不同 古希腊-荷马,歌手 印度-伶工 中国-士大夫 3.中西文学个人奋斗者形象平行研究 于连——个人奋斗的牺牲品 拉斯蒂涅——个人野心家的标本 约翰·克利斯朵夫——个人奋斗的典范 高加林——中国的于连 主题的平行研究:爱情主题等 体裁的平行研究:小说与“novel” 人物形象的平行研究:中西方个人野心家 艺术风格的平行研究:果戈里与莫泊桑的讽刺 中西文艺理论的平行研究:比较诗学 二、平行研究的内涵 三、平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可比性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似 人类共同情感相似 人类文化发展共通规律 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或对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比较,研究其同异,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 四、平行研究概念界定 1.平行研究的定义 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所以中西文学超出实际联系范围的平行研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极有价值的。这种比较惟其是在不同文化系统的背景上进行,所以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读书》三联书店,1981年10期 2.钱钟书论平行研究 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这使文学具有了“可比性”。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3.平行研究的理论前提 研究对象不同 理论基础不同 研究范围不同 五、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区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