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阴托邪法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应用探究.docVIP

助阴托邪法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应用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助阴托邪法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应用探究

助阴托邪法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应用探究关键词:助阴托邪法;肿瘤;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2-0004-03 1 助阴托邪治疗肿瘤的依据 助阴托邪之法首见于柳宝诒《温热逢源》一书,在伏气温病过程中,阴精不足是邪气伏留的主要机理。因阴津不足,寒邪郁伏,至春阳气内动,则邪从热化,或时邪外感引动发为温病。温为火邪,最易灼伤津液,阴液一伤,变证蜂起。故柳氏曰:“当步步顾其阴液”,“用药宜助其阴气”。仿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意,以为“伤寒伤人之阳,温病灼人之阴,而正虚邪陷则一也”,今既为“少阴虚弱不能托邪达于阳,反有陷入厥阴之势”,“岂不可用助阴托邪之法以治温乎”。所以在临证时于大剂养阴托邪之中,佐以鼓荡阳气之意,使邪气外达三阳,病趋渐愈。 阴精,包括精、血、津、液,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感觉、运动、思维、情志等任何生命活动均以消耗阴精为前提,人身恒动,阴精无时不耗。奔走操劳,可伤阴精;七情内伤,五志化火,亦伤阴精;六淫外感,入里化热,亦伤阴灼液;病邪留恋,郁久亦可化热伤阴;房劳更令精枯血竭;饥伤、饮伤、伤脾少食,则阴精之化源竭。故叶天士曰:“七伤者,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之七伤也,七伤皆伤真阴”(《本草经解》)。阴精亏虚是仲景论虚劳的主要病机特点,后世丹溪、徐彬、何炫深得仲景真旨,朱丹溪力主阴易耗而难成,有“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之论,治以滋阴抑阳;徐彬力主虚劳重在伤阴,而有“劳无不热”之说(《金匮要略论注》);何炫则强调“阴虚则内热生,而成虚劳之症”《何氏虚劳心传》,批评世人不知虚劳患在伤阴,谆谆告诫人们应慎调摄,戒酒色,节劳逸,释七情,勿劳乎形,勿扰乎精,则不病虚劳。 虚劳病在阴伤,阴虚失于濡润则见面色少华、发落、肌肤甲错、两目黯黑;阴虚生内热则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悸,衄;阴虚不能涵阳而成阴虚阳亢、阳不入阴。故见目瞑目眩、喘悸、短气、失眠、梦交、梦失精、脉浮大无力;虚热灼津成痰,则见马刀侠瘿之症;阴虚日久,亦可伤气、伤阳而见肠鸣泄泻、精气清冷、手足逆冷、小便不利等症状。虚劳重在伤阴,故治当养阴为重,养阴以濡养五脏百骸。养阴以清虚热,养阴以涵阳,养阴以化气,养阴以扶阳,总以养阴为主,辅佐温阳以运阴,使阴阳调和,则虚得补而劳可复。 肿瘤是多种内外致病因素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患者因“瘕瘕内积”日久,气血渐耗,阴液亏虚,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正虚矛盾相当突出。手术后病人,由于手术前后疾病对机体的消耗,麻醉、手术时的创伤,手术中的失血,手术后的发热、禁食等因素,均可造成病人全身及局部病理改变,病人常表现为气阴两伤证,临床上常见病人乏力、肢体倦怠、自汗、口干、大便欠畅等。经放射治疗后,由于放射线为“火毒”之邪,伤津耗阴,故以阴虚内热证为主;化疗病人,“药毒”损伤脏腑气血,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其毒副反应主要为气血阴液亏虚,气阴两虚贯穿疾病的始终。临床上凡见身体消瘦、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或晦暗,长期低热不退,使用清热解毒中药或抗生素不能完全奏效,兼舌红、苔剥、脉细数者亦以养阴为主。从临床运用来看,益气养阴法确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借以延缓病情恶化和提高生存质量。但恶性肿瘤病情表现复杂,治疗亦非单一之法能取效,常须多法配合,而扶正抑瘤是总治则,各种治疗都应在此基础上立法。 在古医书中对于“热瘀”形成的机理有许多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体内素有瘀血,在感受温邪之后,邪热与体内的瘀血相互搏结而形成“热瘀”;二是因邪热壅滞,阻遏气机运行而致血行不畅,形成瘀血,与热相结而成“热瘀”;三是因邪热伤络,血溢于络外而形成瘀血,与邪热结成“瘀热”;四是因邪热煎熬血液,血液浓缩,血行迟缓而形成“瘀热”;五是因阴血大量耗损,脉道中血液不足而血流不畅,形成瘀血,与热相结而成“瘀热”;六是因脏器虚衰后,血行失司,血行无力而瘀,与热结成“瘀热”。所以对瘀热证的病机分析,可以看出其中邪热与阴伤是两个重要的关键嘲。基于肿瘤综合治疗过程中有邪热内盛和血行不畅的病理特点,而中医学有以“补阴之品作泻热之用”和“增水行舟”的理论,所以用有养阴生津作用的药物助阴托邪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 2 助阴托邪治疗肿瘤的作用机理 益气养阴法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临床研究表明,益气养阴方能改善晚期肿瘤患者贫血、厌食、消瘦等恶液质状况,并能提高化疗药疗效,减轻化疗药毒性。实验研究显示,参麦液能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对白血病L121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参麦液对实验S180和EAC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瘤作用同剂量有量效关系,提示适当提高中药的血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