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价值
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小儿肠套叠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所有病例均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超声监视下复位及手术证实,其中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23例,超声监视下复位25例,经手术确诊14例,误诊2例,超声确诊率96.7%。结论: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诊断较有特征性,应作为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并且对肠套叠的临床复位方式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超声;肠套叠;小儿;X线空气灌肠;超声监视
[中图分类号] R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c)-109-02
小儿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性能及检查技巧的提高,进一步肯定了其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作用。本文收集2000-2006年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62例,分析其超声影像特点,旨在进一步探讨超声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及选择复位方式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其中男43例,女19例,年龄60 d-2岁,发病时间最长达72 h,最短2 h。腹痛或哭闹不安58例,呕吐43例,解血便 5例。
1.2 仪器
采用日立EUB2000,西门子亚当实时灰阶超声诊断仪,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普通探头频率为 3.5-5.0 Hz,高频探头的频率为7.0-12.0 Hz。
1.3 方法
患儿取平卧位,先对腹部实质性器官进行常规检查,然后对腹部进行广泛扫查,尤其是右中上腹,探及腹部包块时,要行纵断面及横断面结合扫查,注意包块的大小、位置,并观察有无肠管扩张,腹腔积液等。
2 结果
2.1 超声结果
超声诊断肠套叠62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96.7% 。肠套叠类型中,回盲型35例, 回结型25例,结肠型1例,其中回盲型最多见,结肠型较为少见。误诊为阑尾脓肿1例,误诊为肠道肿瘤1例。
2.2 超声表现
肠套叠系由一段肠管套入相连接的另一段肠管而引起,由最外面的鞘套、中间的套入部和最里面的肠管三层套筒所构成的这一特殊的解剖结构,形成了超声图像的特征性表现,但尚需与许多腹腔内外疾病相鉴别。肠套叠超声表现为腹部边界清楚的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质,周围可见不规则暗区,纵切显示为对称的多层平行结构,呈高低相间的混合回声,或呈一致性高回声,其远端呈腊肠样结构,它的两边各为一个低回声区,称“假肾征”或“套筒征”,横切为一个同心圆,即外层为环状低回声区,中心区呈高低相间的混合回声区,或呈一致性高回声,即“同心圆”或“靶环”征(图1),肠梗阻近端肠管可见不同程度的扩张,并可见腹腔积液。
2.3 治疗
经X线空气灌肠确诊并成功复位者23例,手术确诊并复位14例,超声监视下复位25例。
3 讨论
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最常见于6-12个月,以后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减少,男孩多于女孩。肠套叠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由腺病毒感染、回肠远端淋巴组织增生及肠运动机能发生紊有关[1]。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约95%的小儿肠套叠属于原发性,在腹腔内肠套叠的肠套及附近找不出显著的器质性因素,5%左右小儿病例是继发性,为肠壁或肠腔内器质性病变(如息肉、肿瘤、血肿、憩室等)继发肠套叠[2]。以回盲型最多见,本组达56.5%,小肠型,结肠型较为少见。
根据小儿突然出现反复发作的间歇性腹痛、哭闹、呕吐、血性黏液便和肠套叠在超声图形上的典型特征,“同心圆”征和“套筒”征即可诊断肠套叠[3]。但是,为防止漏诊和误诊,应与急性肠炎、闭孔疝 、阑尾周围脓肿、肠道肿瘤、排空的胃窦部等相鉴别[4],本组就有1例误诊为阑尾脓肿,1例误诊为肠道肿瘤。有些患儿症状不典型,往往先只出现1-2个症状,如不仔细检查,极易漏诊。应该注意的是,在腹部某一部位探查到肠套叠图像,尚需对其他部位做全面的检查,不能因此漏诊其他病变。
大部分肠套叠的患儿可通过X线空气灌肠复位及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达到复位的目的,但有的患儿存在严重肠水肿及肠坏死时,在加压复位过程中可导致肠破裂而危及生命, 所以灌肠复位的适应证的掌握非常重要。以往根据肠套叠病史长短及有无血便来判断是否给予灌肠复位,但是缺血程度取决于供应血管的受压程度,有时不与套叠时间成正比。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套入的肠壁及肠系膜血管的血供,以判断肠壁是否有大范围的缺血坏死,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那些肠套叠内检测不到血流信号及肠套叠内有积液,疑有肠坏死的患儿,不宜进行灌肠复位,而应及时手术[5]。
肠套叠以往多用X线诊断及X线空气灌肠复位,但少有创造性的诊断,随着超声的不断发展,如今多以超声诊断为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