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积极肺外器官功能支持在改善ARDS患者预后方面作用研究
积极肺外器官功能支持在改善ARDS患者预后方面作用研究[摘要] 目的:分析采用积极的肺外器官功能支持在防治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降低病死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001~2007年我院收治的89例ARDS患者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积极的肺外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结果:89例患者中,存活76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14.61%,其较本院未采取积极的肺外器官功能支持措施前的1990~2000年平均24.6%的病死率和文献报道的30%~50%的病死率显著降低。结论:对于ALI/ARDS患者,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积极的肺外器官功能支持可以有效地防治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肺外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2(b)-142-02
近年来,随着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0%~50%[1]。2001~2007年我院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积极的肺外器官功能支持在ALI/ARDS的治疗中起到了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降低病死率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1年3月~2007年3月我院ICU共收治ARDS患者89例,男52例、女37例;年龄17~76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订的诊断标准[2];原发病为重症胰腺炎28例、重症肺炎17例、重症休克14例、复合外伤10例、心肺复苏术后8例、腹部(胃、肠、肝、胆)疾病手术后5例、急性药物中毒3例、颅脑外伤手术后4例。
1.2 治疗方法
1.2.1 积极治疗原发病,祛除病因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积极查找病因及感染灶,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肺保护、改善微循环、抑制及消除炎症反应[3],有明确的感染时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并予自由基清除剂如乌司他丁注射液(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0 k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2~3次,一疗程5~7 d。
1.2.2 呼吸支持早期予以机械通气治疗,模式采取小潮气量、低气道平台压(Pplat)以及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4],呼吸机参数设置为潮气量6~8 ml/kg、Pplat35 cm H2O、PEEP 5~20 cm H2O(逐渐上调),视患者病情脱机,以个体化应用、反比通气等有效的呼吸模式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并间歇性改变患者体位及加强呼吸道管理。
1.2.3 肺外器官功能支持①循环维护:因患者存在低容量状态,故必须及时进行适当的容量复苏以支持循环,根据患者的肺动脉楔压或中心静脉压进行补液,并注意补液量、补液速度,若容量过多,则应用利尿剂。早期补液以晶体为主(如以生理盐水配合平衡盐液),适当补充胶体(如以大分子蛋白血浆为主并配合清蛋白),注意盐、糖比例;如果患者心脏功能受累,可予血管活性药物及能量合剂等心肌营养剂。②营养及代谢支持以防治消化系统功能衰竭:早期予胃肠道营养有助于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恢复胃肠道功能、防止菌群移位和毒素吸收引起ARDS恶化[5]。如果患者存在禁忌证(如急性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则在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基本纠正,休克复苏、循环功能稳定,血糖控制平稳,肝、肾功能衰竭经过初步处理后应用静脉营养[6];急性期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7.0 mmol/L以下,并应用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防治应激性溃疡,应用大黄鼻饲促进胃肠蠕动;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则应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肝保护剂以保护肝脏功能。③防治肾功能不全:及时动态监测患者的尿量和肾功能,注意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稳定的循环功能,有效控制感染和原发病,尤其要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此外,加用丹参、刺五加等中药对减轻肺间质水肿、改善肾脏循环、防治肾功能不全亦有重要作用。
2 结果
本组89例患者,存活76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14.61%,其较本院未采取积极的肺外器官功能支持措施前的1990~2000年平均24.60%的病死率和文献报道的30%~50%的病死率显著降。本组患者的死亡原因为并发感染性休克和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MOSF)。
3 讨论
以往认为,顽固性低氧血症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ARDS呼吸支持技术的进步,早期有力的呼吸支持使患者较少死于低氧血症,而合并出现的感染性休克或肺外器官功能衰竭跃居病死的首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