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中县太平市东平国民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学习活动单设计竞赛作品.doc

台中县太平市东平国民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学习活动单设计竞赛作品.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中县太平市东平国民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学习活动单设计竞赛作品

單元名稱 大家一起來做家事 設 計 者 台中東平國小 洪雅琴 適用階段 3-1 作品特色說明(含設計構想、設計目的、預期達成之教學目標、作品特色、學生的成果表現、評量方式等完整內容) 一、設計構想: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趨向多元化,『性別教育』被納入九年一貫課程中六大議題之一,藉此希望能將『性別教育』融入學校的學習課程中。性別教育實施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於學生身邊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師)的『身教、言教、說教』。家庭為學生生長的最初社會組織,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即已潛移默化進行著性別教育,孩子學習認識自己和身邊不同性別的他人。所以,此次學習活動單的設計,即以生活化的主題~『做家事』為內容,希望結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孩子透過對自己家庭中,「家事分工情形」的觀察,和同儕間彼此的分享,了解一般家庭分工的大致情形,和可能存在的性別刻板分工印象,進一步藉由老師的引導,和同儕間共同的探討,提出『家事分工』公平和可行的原則,接著鼓勵孩子學習分擔家事,建立孩子性別平等權分工、互相尊重的概念,營造兩性和諧、尊重的家庭氣氛,乃至激發個人潛能。 (活動一): 1.學生透過對自己家中家事分工情形的觀察記錄,和班上同學間的彼此分享,了解目前一般家庭中家事分工的情形。 2.在活動中,學生一方面可能會觀察到大多數家庭中,家事分工存在著不均的現象(如:大多由媽媽分擔),可能媽媽是家庭主婦,大部份家事仍由媽媽負責;另一方面,班上同學中或有家中家事大都是由爸爸負責,或是由家中成員依個人空閒時間平均分配的,這些實際例子都是很好的示範,教師可由此切入引導兩性平權分工的概念;若班上缺乏這些例子,教師可以事些準備現實社會中各行業的例子(如:許多有名的廚師是男性),作為引導的題材,說明兩性是可以同時勝任家事的。 3.「家庭」是學生最初社會化的生長環境,隨著時代改變,社會變遷、家庭結構調整(如:雙薪家庭的產生),家事分工原則需再調整。如:不是以性別為分配原則(家事是女性的工作),而是透過大家溝通、協調,以家庭成員中每個人的能力、時間乃至興趣為原則平而分配,共同分擔。 (活動二): 1.透過教師引導,和學生間的腦力激盪進行小組討論,「家事分工」應以家庭成成員每個人的能力、體力、時間乃至興趣為分配原則,而不是以「性別」為分配原則,學習兩性間彼此的分工合作和尊重。 2.鼓勵孩子建立主動參與家事的意願,身為家庭中的一員,學習做家事、分擔家事、改變做家事的態度,建立兩性和諧的家庭氣氛。 三、預期達成之教學目標: 1.能了解自己家庭內家事分工情形。 2.能知覺到家事分配存在著性別刻板印象。 3.能學習到家事分配符合公平分工的原則。 4.能了解體貼、尊重並締造兩性和諧的家庭氣氛。 四、作品特色: 學習活動單一: 1.聯結學生舊學習經驗--在國語課中的『文字聯想』遊戲,引入『家事聯想』活動,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遊戲中學生較易表現真實、自然的一面,學生會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大部份來自家庭生活),尋找聯想的題材,自然呈現家中真實狀況。 2.透過學生對自身家中家事分工情形的觀察記錄,和同儕間的分享,真實呈現一般家庭中家事分工的狀況,較具引導性和說服力。 學習活動單二: 1.學生依自己和同學在教學活動一的發現,對學習活動單二中的問題,和同學進行小組討論,大家腦力激盪、同儕間互相示範,及老師的適時引導,找出較符合兩性間平權分工的家事分配原則,透過對問題討論結果的記錄,加深學習印象。 2.活動的結束階段,老師引導、鼓勵學生將學習所得,化為實際行動,改變對做家事的態度,學習做家事和養成做家事的習慣。透過學生對於『學習活動單二』--「第三大題」的回答情形,老師可大致了解學生的意願。 五、學生的成果表現: 1.學生對於『家事聯想活動』參與狀況,表現熱烈。 2.大部份學生在學習活動單一中,所得結果做最多家事的是--「女性--媽媽」。學生對於這樣的發現,一開始並無特別或是驚訝的反應,透過班上同學,家中特別的家事分工情形的分享(即家事大都由男性--爸爸來做),和老師的引導,學生能察覺對於家事分工存在著刻板印象,並藉著問題的引導,進行反思和討論。 3.若老師在學生討論家事分工原則的同時,以班級掃地工作的分配方式為例,學生會較易進入討論狀況,且各組大都能想出符合兩性平權分工的方法,跳脫性別的框框。 4.在孩子的學習活動單中,不難發現孩子天真善良的一面,大多數的孩子都能體貼爸媽的辛苦,表示願意多參與做家事。 六、評量方式: 1.實作評量:能連出各項家事的負責人。 2.實作評量:能統計出家中做最多家事的人。 3.觀察法:能清楚家中家事分工的情形。 4.口頭評量:能報告自己的發現結果。 5.觀察法:能了解班上同學家中家事分工的狀況。 6.實作評量:能記錄自己和同學家中家事分工的異同。 7.觀察法:能參與小組的討論。 8.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