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 诗歌1【略读】《井》《春》《无题》《川江号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高中语文 诗歌1【略读】《井》《春》《无题》《川江号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诗歌1【略读】《井》《春》《无题》《川江号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昼夜乐 洞房记得初相遇 宋·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①,长相聚。何期②小会幽欢,变作离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③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④千度⑤。 【简介】 《昼夜乐》,词牌名。双调,九十七字,仄韵。 柳永(980?-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世称柳屯田。崇安(今属福建)人。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往返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仁宗景佑元年进士,授睦州团练使推官。官至屯田员外郎。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采用了许多新曲调,创作慢词独多。自称“奉命填词柳三变”,并以“白衣卿相”自许。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注解】 ①合:应当,应该。 ②期:希望,想到。 ③伊: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男性他。 ④攒眉:即眉头紧皱,忧愁的表情。 ⑤度:量词,次,回。 【故事】 这首词,写一妇人回忆从前的欢聚和别后的相思。柳永在这词中成功地刻画出特定环境中特定的“这一个”妇人的形象,把她的痴情,她的相思,她的希望,写得非常突出,非常动人。词是以女主人公的口气讲述这一短暂而难忘的爱情故事的。 记得,在我那小小房间里我们初次相遇,便觉得只应该长相聚不分离。哪想得到仅仅是小会,是幽欢,才相聚就分别,欢聚变成了离情别绪。更何况,现今正是春意阑珊,已到了花谢春残的时候。面对满目的乱花狂絮,我有说不尽的离愁万种。我更害怕所剩不多的好风光,尽随他全消逝。 满怀寂寞,向谁诉说?想想从前你说的那些山盟海誓、永不负我的话,现在已经是轻轻地、很容易就变了。早知道这样难以割舍,我后悔当时怎么不把你留住!无可奈何,他除了风流潇洒,仪表端美,还另有紧紧拴住我心的地方。我一天不思念他,也会皱眉千百次啊!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原文见第一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 【解析】 原文第四段中,子展的意思是虽然晋侯为了卫国的叛臣才捉住卫侯,但人言可畏,因为一个叛臣而捉住国君,不合适。 【答案】 C 1.反复诵读,感受诗的语言美。 2.了解作者及背景,进而理解诗的内容。 2.走近作者 (1)杜运燮 杜运燮(1918-2002),福建古田人。生于马来西亚的霹雳州,在那里念完小学和初中后回国,在福州英国教会创办的福州私立三一中学(现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就读,1937年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生物系,因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迁往贵州,故借读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39年又转学到西南联大(昆明)外语系就读,先后在昆明、湖南担任“美国志愿军大队”(即陈纳德的“飞虎队”)翻译一年,后又到印度比哈尔邦的“蓝伽训练中心”任少校翻译官两年多,1945年回西南联大毕业。 同年,到重庆《大公报》任国际版编辑一年后,出国到新加坡南洋女中和华侨中学任教三年;随后在香港《大公报》任《文艺》副刊编辑兼《新晚报》电讯翻译一年,1951年10月回国在北京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工作,直至1986年退休。其间,1974年到临汾山西师范学院(现改为山西师范大学)任外语系教师及系主任四年。 杜运燮在厦门大学生物系借读期间,因选读林庚教授的“新诗习作”课程,而影响了他的一生历程——放弃理科学习而改为文科学习和诗的创作。 他经沈从文先生介绍,在香港《大公报》发表诗作,最早发表的一首诗是《粗糙的夜》。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他于1940年参加西南联大最有影响的文艺社团——冬青文艺社。该社主要成员有林元、杜运燮、刘北汜、汪曾祺、查良铮(穆旦)等,聘请闻一多、冯至、卞之琳为导师,出版专门刊登杂文的《冬青》壁报以及《街头诗页》等。1946年,他的《诗四十首》被巴金列入《文学丛刊》第8集,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部诗集。以后他又相继出版了《南言集》《晚稻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杜运燮诗精选100首》《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等诗集,散文集有《热带风光》等。 (2)穆旦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另有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出生于天津。他自幼聪慧,小学二年级时,他的习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