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专院校运动代表队组织公民行为之研究-以北部地区为例 - 真理大学
運動健康休閒學報 第四期 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
ISSN :2218-0710 168- 178 頁
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
黃相瑋∕國立中央大學
劉啟帆 ∕逢甲大學體育
張哲千 ∕國立中央大學
摘要
本次研究以北部地區大專院校,球類項目代表隊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隨機抽樣,共發
出600份問卷,剔出無效問卷,有效回收333份,回收率達55% 。結果顯示專院校運動代表隊選
手最重視「協助隊友」取向;其次為「公私分明及不生事爭利」、最後則是「認同代表隊並敬
業及自我提升」。在差異比較上,不同背景變項運動代表隊學生在組織公民行為的表現之差異
比較結果皆無顯著差異。
關鍵字:組織行為、團隊、運動管理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學校運動代表隊,是運動項目發展的基礎,校隊的組訓更是發展學校體育的重點工作(楊
漢琛,2005 )。藉由運動代表隊之組成,推動多元體育活動,並鼓勵發展具學校特色之運動代
表隊,廣泛提供學生參與團體性體育活動的機會,以及涵養群己互動與競爭關係的溝通品格(王
同茂,2002 )。運動代表隊可以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發掘並培養優秀運動人才,提高校譽,
爭取國際運動成績,貫徹國家體育之重要政策(方德明,1989)。張大昌(2003 )指出學生加
入校隊,不但可藉此提升運動技能、增加自信、促進身心體魄發展,同時對學生的生活、人際
關係及學養都有幫助。由此可知,運動代表隊的成立,不論對於學生或學校,都具有正面指標
意義。
運動代表隊是一種「組織」是不容置疑的,視運動代表隊為一個正式組織是研究的重要前
提(Chelladurai ,1990)。組織是結合個人努力合作,強調個人有意願將其努力貢獻於合作體系,
這種意願產生不同的建設性行為(barnard,1938 ;引至鄭丁榮,2003 )。事實上要達成組織的目
標,若只依靠角色內行為是還難達成的。因此必須仰賴員工角色外的自發性行為,以彌補角色
定義之不足,並促進組織目標的達成(Organ ,1988)。這類行為稱為「組織公民行為」,由於
此種行為通常是不受正式獎賞系統約束的利組織行為,即使員工不表現出這類行為,亦不受組
織處罰(Organ ,1988)。因此更顯現其重要性。
在學校運動代表隊中,教練除訓練之外,亦要照顧選手身心狀況及各種瑣碎之事,在代表
隊中是重要角色且最具影響力(葉憲清,1997)。然而,教練通常是學校體育教師兼任(翁志
成,1999 ;張哲千,2007 ),在身兼數職狀況下,部分代表隊事物須仰賴學生分擔或自願幫忙。
因此運動代表隊學生的組織公民行為表現,將有助於學校代表隊的發展,此為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姓名:黃相瑋 服務單位:國立中央大學
電話:0933958957 ;03-4262251 轉 57260 E-mail :we.tw ;wei01511@.tw
168
運動健康休閒學報 第四期 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北部地區為例
ISSN :2218-0710 168- 178 頁
(一)了解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組織公民行為的表現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運動代表隊組織公民行為的表現是否有差異存在。
貳、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以97學年度北部地區大專院校球類項目代表隊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分層叢集抽
樣,共發出600份問卷,剔出無效問卷,有效回收333份,回收率達55% 。其中男生217人,女生
116人。
二、研究工具
運動代表隊組織公民行為量表之題目,擬參考採用林淑姬(1992)自行發展之本土組織公
民行為量表。其量表乃是參考Orga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工会直选调节作用的劳动关系氛围、 心理契约破裂感知和工会承诺 .pdf
- 基于图式理论视角的初企业嵌入利益相关者网络研究 - 管理学报.pdf
- 基于层次知识模型的知识库可视化研究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基于图解特征语义认知的产品设计过程知识模型.pdf
- 基于并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化研究 - 储层地球物理实验室.pdf
- 基于实例推理技术在模块变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pdf
-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课推送平台的设计应用研究 -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 .pdf
-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极新冰提取及范围时序变化分析.pdf
- 基于工作压力和组织认同中介调节效应检验的家庭亲善政策 - 管理学报.pdf
- 基于思维导图的“电磁感应”复习课教学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