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指尖上的世界 低头族现象与辅导 - 元智大学.pdf

指尖上的世界 低头族现象与辅导 - 元智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尖上的世界 低头族现象与辅导 - 元智大学

指尖上的世界─低頭族現象與輔導 元智大學學務處諮商與就業輔導組 黃怡菁諮商心理師 「你有LINE 嗎?我加你的LINE 就好啦!」新認識的朋友正在交換聯絡資訊。 「你看一下現在高速公路有沒有塞車?」周末正要返家的夫問妻。 「我正在買高鐵票,等我一下。」30 分鐘後將移動到他處的旅人。 臺安醫院復健科鍾佩珍醫師如此描述:「一根手指頭,輕輕點取螢幕,像魔法棒一樣, 馬上打開多采多姿的世界」,這樣有趣的東西是令人難以拒絕、也很容易著迷的,且低 頭專注常有時間不存在的錯覺,而難以察覺自己已過度使用。因此,近年來針對長時間 低頭看手機或平板螢幕,或操作可上網的螢幕科技與外界連結者,產生了「低頭族」此 一新名詞。 一、低頭族現況 不得不承認當今被科技影響的社會與過去有多麼不同。國內暢銷期刊30 雜誌便曾 以網路「社群行銷」做為主題,如此描述資訊量的爆炸:「過去,我們習慣以1 天24 小 時為單位,但是在秒速時代,訊息轉動的速度飆升8 萬6400 倍,Facebook 每秒鐘產生 6.8 萬則內容,每天吸引超過30 億人按讚留言;Twitter 每天增加2 億則推文,年成長速 度200% ;youtube 每分鐘有20 小時的影像量上傳;每秒鐘有超過 1000 張照片登上 instagram 或Weibo 。」雖然這些資訊當中,未必每則都具有用途,甚至很多只是抒發心 情或三行文,但如此龐大的資訊量的確相當驚人! 以低頭族最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而言,除了通訊功能外,也可做為照相機,或是一 台可攜式的多媒體播放器,並可上網、瀏覽電子郵件。再者,使用者可依據個人喜好和 需要下載各類APP (應用程式或應用軟體,Application ),豐富手機功能,像是:玩遊 戲、餐廳訂位、查詢路況、高鐵訂票、QRcode 快速連結或鑑別等。因此宛如小型電腦 的行動裝置,激起許多人的興趣。 無可否認,科技為我們帶來生活的便利,但不論任何事物,總是不宜過度。長期使 用手機、平板,因很難找到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將容易產生以下症狀 : (一)眼睛疲勞、肩頸痠痛、頸椎骨刺、頸椎症候群、提早引發白內障與老花眼,或 因藍光引起眼睛黃斑部病變等。 (二)神經在用進廢退的原則下,易造成大腦偏廢,無法活化整合腦內資訊。因低頭 族多以視覺為重,像是網路文章、圖像影片等,而忽略聽覺、嗅覺、觸覺等感 官。 (三)可能因長期低頭出現雙下巴、皮膚老化或駝背等現象。 1 有學者針對人們常低頭使用手機而忽略周遭之情形,創造了符合現況的新單字。他 們結合了phone (電話)和Snub (冷落、怠慢)成為「phubbing 」,意為「顧著滑手機忽 略某人的動作」;低頭族則被稱做phubber 。在公布此新字的同時,也開始「別再低頭(stop phubbing )」活動,呼籲大眾適時放下科技產品。 二、低頭族使用成癮的成因與影響 過去對於網路成癮者,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依賴網路人際關係。 (二)熱衷線上遊戲。 (三)依賴網路獲得資訊。 (四)上色情、賭博、購物網站。 其中,智慧型手機在通訊或社群網絡功能上明顯來得突出,人們常透過LINE 、 Facebook 等APP 做為聯繫人際關係的重要工具,或低頭上網定點打卡、上傳照片分享, 以滿足人際需求。但盯著手機螢幕的同時,也忽略了周遭的人事物,造成真實人際關係 的疏離。 並非每個低頭族都是網路成癮者。綜整手機使用與成癮現象的研究,可發現到以下 幾點 : (一)真實人際關係、自尊與網路成癮傾向呈負相關 ,意即真實人際關係越不好、越 是低自尊者,越有可能沈迷網路 。 (二)成癮者本身個性常是害羞內向的,在真實的溝通情境中可能缺乏表達與人互動 的技巧 ,故透過網路來與虛擬人際關係互動,以滿足自身需求。 (三)衝動性格、孤寂感及無聊感與智慧型手機成癮傾向呈顯著正相關。因此當一個 人用手機做為「社交」和「娛樂」功能時,就越容易成癮 。 (四)當個人對使用手機的態度是持「喜歡」、「有用」、「方便」時,他可能越常用手 機,但不等同成癮。以「有用性」做為使用手機的考量時,成癮傾向則偏低。 就學生而言,過度依賴手機可能引發的生理、心理與人際影響為 : (一)缺乏自信,且造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