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境稳定剂
一、双相障碍(BPD)的概论 双相障碍是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发作为表现心境障碍 高患病率 患病率:终生患病率3.0%-3.4% 双相I型:0.3%-1.6%,双相谱系:3.7% 自杀:25~50%尝试过自杀,最终11%-19%死于自杀 躯体疾病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患病风险 在美国,1991年该病的相关总支出为450.2亿美元 首次出现肯定的双相障碍临床症状后,要经过平均8年才能得到确诊,69%的患者曾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Lewis,2000) 海南省2010年-2011年做的全省的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境障碍调整患病率2.43%,标化患病率2.23%。 WHO(1999)报告,1998年神经精神疾病占全球各种疾病负担的10%,其中双相障碍占其中的11%。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 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双相I型障碍者,较对照人群高8-18倍,约半数双相I型障碍患者,其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患心境障碍,且常常是重性抑郁障碍。父母中若一方患有双相I型障碍,其任一子女患有心境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相I型障碍,其子女患有心境障碍的几率约为50% ~75%。双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双相I型障碍的同病率达33%~90%,而双卵双生子约5%~25%。 其他危险因素 年龄:双相I型平均发病年龄为18岁,双相Ⅱ型平均约为21.7岁,大多数患者初发年龄在20~30岁之间,发病高峰年龄在15~19岁。 性别:双相I型性别比为1:1,快速循环、双相Ⅱ型医女性常见。 季节: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症状发作有一定季节性,初冬(10~11月)为抑郁发作,夏季(5~7月)出现躁狂发作。 婚姻及家庭因素:与已婚人群相比,双相障碍在离婚或独居者中更常见。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促发精神紧张,可能促发本症,如考试失败、失恋、失业等。 物质及酒精滥用:双相障碍患者常常合并有物质及酒精滥用,共病率可高达40%。 双相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神经生物化学因素:5-HT和NE能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紊乱与双相障碍关系最为密切。 神经内分泌因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轻躁狂和躁狂最敏感的筛查问题 睡眠需求的减少 能量的增多或行为激越 思维奔逸 激惹性 – 更常见于传统的欣快或情感高涨 混合躁狂型和混合抑郁型 诊断标准适合一次躁狂或一次重性抑郁发作: 如果躁狂发作标准适合,患者必须同时具有三种或以上的抑郁症状(混合躁狂型) 如果抑郁发作标准适合,患者必须同时具有两种或以上的躁狂症状(混合抑郁亚型) 心境紊乱严重到足以导致明显的功能或活动损害。 症状不是精神活性物质或药物使用的直接后果 明显由抗抑郁治疗(如药物、电休克治疗、光疗)所导致的混合样发作需要归于双相I型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严重程度较轻,基本特点是心境持续的不稳定,包括轻度低落和轻度高涨,均未达到躁狂或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一般开始于成年早期(20岁或20几岁),呈慢性病程 鉴别诊断 器质性疾病 脑器质性疾病 明确的脑器质性疾病病史 有意识障碍或谵妄状态、遗忘综合征、智能障碍等,心境症状随原发疾病的病情消长而波动,原发疾病好转,情感症状相应好转或消失 体格检查有阳性体征,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有相应指标的改变 既往无类似的发作史(如老年首发患者) 躯体疾病 可能与躁狂、抑郁发作有关的躯体疾病种类众多,临床上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及精神症状与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之间的关系加以鉴别。此外,某些躯体疾病治疗药物也可诱发躁狂或抑郁发作 物质或酒精滥用所致精神障碍 使用某种药物或其他精神活性物质、酒精滥用后出现心境症状,特别是混合发作症状 主要依据病史资料 有无用药史 精神活性物质定性检测进行鉴别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常常可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或出现抑郁症状,或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出现类似躁狂或抑郁发作,其鉴别要点为: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障碍和情感淡漠为原发症状;双相障碍则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原发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活动是不协调的,常表现思维不连贯、情感不协调、行为古怪;躁狂发作可表现为易激惹,亦可出现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若患者过去有类似的发作而缓解良好,或应用心境稳定剂治疗有效,可以考虑为躁狂发作 严重抑郁发作可出现木僵状态,但罕见有肌张力增高、蜡样屈曲和空气枕头等症状,也不伴有紧张性兴奋;仔细询问时患者流露抑郁情感,或者对情感刺激保持一定的反应,与精神分裂症的情感淡漠形成对照 精神分裂症多为缓慢或潜隐起病,病程为发作进展或持续进展,缓解期常残留精神症状或人格缺损;而躁狂发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民族大家庭课件.pptx
- 大型混凝土墙体胶合板模板免钻孔支拆施工工法.doc VIP
- 新兴产业投资集团全面推行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机制管理办法.doc VIP
- GB-T 451.3-2002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pdf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1).docx VIP
- 车辆租用加油合同范本8篇.docx
- 年产30万吨原铝的电解车间设计 .docx
- 2025年交管12123 APP驾驶证学法减分题库和答案(共300题)【2025年新版交规题库】.docx
- 车库耐磨地面空鼓、裂缝防治分析32页PPT.ppt VIP
- 公司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实施办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