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闻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案例:

同志議題及其相關法律 同性戀恐懼症 我們聽過男性沙文至上主義,卻很少聽過異性戀至上主義(Heterosexualism)與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這兩個名詞經常被用來指稱,對同性戀性行為和同性戀者的敵意與偏見。雖然這兩個名詞在不同的場合下經常可見,但對它們的定義卻還沒有達成明確的共識。同性戀恐懼症首先於1972年由美國心理學家George Weinberg提出,意指「異性戀者害怕與同性戀者接近以及同性戀者的自卑感」。一般字典將同性戀恐懼症定義為「對同性戀者和他們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的厭惡」以及「這種厭惡導致的行為或行動」。亦有將同性戀恐懼症定義為「非理性的對同性戀的害怕」。 反之,異性戀至上主義,雖然顯得無形,卻透過社會習俗與社會機制壓抑同性戀。最常見的便是,同性戀者的言行舉止基本上是不公開的,因為一旦公開化就會受到社會的打擊。例如在美國,這種打擊包括禁止公開的同性戀者從軍、同性戀者在就業與社會服務方面受到歧視,反對同性婚姻或伴侶登記關係,以及仍有多數州法將同性戀性行為(Sodomy Laws)視為非法。心理異性戀至上主義(Psychological Heterosexualism)指涉文化異性戀至上主義在個人程度上的表達,同時表現在異性戀者對同性戀及同性戀者的敵意、反感和譴責,且包括對同性戀者的言語污辱、歧視甚至於身體暴力傷害。 「同性戀恐懼症」不僅存在於台灣社會普遍大眾的心態上,同時也反映在司法判決上,影響著法官在具體案件上的認識用法;先前的「晶晶同志書庫男性情色雜誌妨礙風化案」,其一、二審判決則更已顯露「法律人同性戀恐懼症」的病徵。 以下就「晶晶案」關於「同性戀法官」與「男同志情色雜誌的『猥褻』標準及『社會功能』」兩項來討論,並就本案申請大法官憲法解釋,在現任大法官的「年齡」、「性別」及「同性戀恐懼症」對其釋憲的可能影響等現實考量。 法律人,包括司法人員,作為社會成員的一份子,不管其性傾向認同為何,都在社會輿論或周遭親友耳濡目染下,存有同性戀恐懼症的潛在病徵,而同志情色刊物的存在,與其他以同性戀議題為內容的相關刊物一樣,對於以異性戀者為多數的社會大眾而言,有一種「見怪不怪」的作用,例如荷蘭、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男同志情色刊物以透明膠裝後,與所有雜誌刊物,隨處可在書報攤上購得,而義大利、西班牙則是歐洲少數幾個所謂「天主教」國家,要說風俗民情不同,這些國家不會跟台灣社會「善良風俗」相差甚遠吧?但兩國的社會民風也沒看到因此就敗壞到哪裡。因為同性戀恐懼症普遍存在於一般異性戀社會大眾與同性戀者本身;而法律人包括司法人員作為社會成員的一份子,不管其性傾向認同為何,自都在社會輿論或周遭親友耳濡目染下,存有同性戀恐懼症的潛在病徵。因此同志色情刊物某個程度而言,即代表對同志社群的認識管道,對雙方相互理解均有助益。 另一方面,男同志情色刊物提供同性戀者身分認同的功能,某種程度有助情慾認同,抵消同性戀恐懼症對同性戀者本身所帶來的後遺症。例如: 1. 作為個人性行為與慾望發洩的重要輔助,以及在同志社群中,作為對「性社交行為」的替代品 2. 凸顯對於「安全性行為」的重視與可能達成該目的的作法 3. 在退而求其次下,扮演對男同志性行為的教導與教育功能 4. 藉由接近、觀賞相關物品,有助於個人性傾向的自我接納,並從中強化對於身為同志的正面評價 5. 男性裸體客體化與商品化,打破父權主義對於男性身體的主體控制 6. 有助於社會中同性戀者的生活「正常化」 綜上所述,同性戀恐懼症普遍存在於一般異性戀社會大眾與同性戀者本身;而法律人包括司法人員作為社會成員的一份子,不管其性傾向認同為何,自都在社會輿論或周遭親友耳濡目染下,存有同性戀恐懼症的潛在病徵。而同志色情刊物某個程度而言,即代表對同志社群的認識管道,對雙方相互理解均有助益。 許多社會弱勢或少數族群,例如美國社會下的婦女、黑人及印度社會下的所謂「種性制度外的社會階層」,對於在政治或公共場域的職位分配,例如國會議員或法官等,皆有所謂「保留名額」的要求。相同的論點也出現在同志平權運動的策略上。實際上,這樣由已經現身出櫃的同志作為沈默大多數的代表,一方面增加了同性戀者在社會的可見度,另一方面,提供其相同的經驗作為其他還在暗櫃中求生存的同志一種學習目標,更因為其身分認同,多數同志認為可以信賴這些已經在社會現身的同志作為其代言人,不會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顧慮。換言之,當有同志議員或同志法官保障名額時,同志族群可以感受其權利有獲得保障的可能性。 雖然我國憲法第80條明白揭示:「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但所謂「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似乎僅指「客觀上」認事用法的過程,然而「主觀上」法官對於案件審理,無可避免受其已經學得的知識與成長背景有意或無意的左右。「晶晶案」中,被告曾指出「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