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华夏世界的形成 1 从村落到国家 夏代都城位置图商代疆域图 一
從村落到國家
夏代都城位置圖 商代疆域圖
一、單選題
( A ) 1. 一份考古發掘報告說:「最令人震驚的發現是一個如真人尺寸大小的銅像,他有一張瘦削的臉,臉上有巨大的眼睛;另外還有41個大小不一的青銅銅像,其中有一些還戴著黃金面具。其宗教活動和商朝以及周朝初期的情況判然有別」。根據這份考古報告,學者可以做怎樣的合理推測?
(A)古代中國文明的多元性 (B)銅像製作技術較商周高
(C)宗教儀式始於周朝後期 (D)證明夏朝文明曾經存在 【98.學測】
( A ) 2. 人類為了適應環境,往往因地制宜,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質文化。以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現為例,下列哪一敘述可以說明上述觀察?
(A)南方居室多「干欄式」建築,北方多「半穴居式」建築
(B)南方農具多鍛造製成的鐵器,北方多範鑄而成的青銅器
(C)南方住民多移徙逐水草而居,北方常深掘溝池、築城邑
(D)南方墓葬多為磚造墓室結構,北方多為豎穴土坑木棺槨 【96.指考】
( C ) 3. 學者指出:某種現象的出現,反映出社會分工的發展,貧富差距逐漸顯著,統治機構也逐漸確立,最足以作為判斷歷史進入文明階段的指標。這種現象是指:
(A)文字的運用
(B)宗教的普及
(C)城市的誕生
(D)陶器的發明 【94.指考】
( B ) 4. 文化的傳承有因襲,也有損益,即使歷經百世,其因襲損益仍有脈絡可循。殷商文化距今已逾三千年,但在當代華人社會中,仍可見其傳承脈絡,其中最顯著的是下列何者?
(A)婚喪禮俗 (B)干支紀時
(C)甲骨占卜 (D)宗法制度 【94.學測】
( D ) 5. 目前發現的中國新石器農業遺址,時間較早者,聚落內除了某個大型房舍外,鮮少其他類型的建築遺址。但是,時間愈晚的遺址,除了該類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著數量不等的小型建築;而且愈到後來,這種小型建築的數量越多。關於此一變化,以下說明何者最為適當?
(A)族長權威的萎縮 (B)族長權威的擴張
(C)財產公有制強化 (D)私有財產制萌芽 【93.指考】
( A ) 6. 某個石器時期遺址出土以下遺物:堆積如山的獸骨、許多遭外力砍斷手腳的人體骨骸、眾多的小型房舍、破碎的陶器堆。根據你的歷史知識,學者應如何判斷這個遺址可能的時代?
(A)殘缺不全的人體骨骸,反映此期可能是戰爭趨於頻繁的新石器中晚期
(B)為數眾多的小房舍,反映此期可能屬於農業剛萌芽的新石器早期階段
(C)破碎的陶器說明此期屬於舊石器時期,人類剛開始知道如何製作陶器
(D)堆積如山的獸骨,說明此遺址的經濟型態是以狩獵為主的舊石器時期 【93.學測】
( A ) 7. 學者整理出土文物,甲遺址有數量不多、用轉輪製成的陶器;乙遺址只發現數量可觀的骨製器具,如骨針等;丙遺址有少量穀子和大量的各種動物骨骸。這三個遺址的先後順序是:
(A)乙丙甲 (B)甲乙丙
(C)丙乙甲 (D)乙甲丙 【92.指考】
( A ) 8. 殷墟遺址中出土了一些象、貘、水牛等遺骨;甲骨文中有不少如「今月其雨,獲象」之類關於象的記載;《呂氏春秋》有「商人服象」的話,說明商人能夠馴服象。此外,考古學者也在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碳化的竹竿。這些資料最能說明什麼?
(A)西元前三千年至一千年的華北氣候較今日暖和
(B)象在商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食物來源也是交通工具
(C)商代以象作為圖騰,說明商人起源於南方
(D)古代中原地區物產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且延續至今 【91.指考】
( B ) 9. 今人研究中國古史,多有「傳說時代」的觀念,某學者說:「從現在的歷史來看,只有到殷墟時代,才能算作進入了狹義的歷史時代。」此處所謂「狹義的歷史」是指「信史」。這位學者的意見反映了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學家的史學方法。請問:這位學者以殷墟時代為「傳說時代」與「信史」間之分野的理由何在?
(A)因為中國文獻中沒有關於殷墟時代以前的記載,故只有憑藉殷墟甲骨文的出土,我們才能得知商以前的歷史
(B)雖然中國文獻中有許多關於殷墟時代以前的記載,但學者認為必需配合地下文物的出土,才能被證明為信史
(C)中國的考古發現中,最早文物出自殷墟,且歷史研究的唯一根據是地下出土的文物,故中國的信史始自殷墟
(D)中國文化淵源於殷商文化,在殷墟時代以前的歷史多非中國文化,故不是中國史的一部分 【91.學測】
( C )10. 歷史課中,幾位學生討論到中國文化的起源。甲生:「仰韶與龍山文化的發現最完整,可以證明中國文化為東西二元對立。」乙生:「四川的三星堆文化出土,反映中國核心文明向四周擴散的說法是錯誤的。」丙生:「新石器文明遺址的出土像繁星般布滿天空,打破文明起源的一元論。」丁生:「吳、越文明或楚文明都有其區域性,可見文明起源是多元分區發展的。」請問: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试题(连线题).doc VIP
- 长虹LED42C2000黑屏故障通病维修方法分享.doc
- 教科版(2025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之连线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5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打印版.pdf VIP
-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4——连线题(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哲学与文化》.docx
- 风力发电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规范-DB2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