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负向情感特质与职场偏差行为之关联性研究:知觉不当 - 崇越论文大赏
TOPCO 崇越論文大賞
論文題目:
負向情感特質與職場偏差行為之關聯性
研究:知覺不當督導的中介效果與自戀型
人格特質的調節機制
報名編號: H0049
摘要
從過去到目前的組織社會中,員工職場偏差行為的問題似乎 一直普遍存在 。
以往在探討職場偏差行為的前因變項時,發現負向情感特質是職場偏差行為的影
響變項之一,卻較少著墨在此兩者之間的中介及調節因子。有鑑於此,本研究以
知覺不當督導作為中介變項,並以主管的自戀型人格特質作為調節變項,試圖對
此研究缺口提出貢獻。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以國內企業的初階主管
與直屬員工進行配對,總計回收有效問卷的組數為 79 組,共296份問卷包含( 79
份主管問卷,217 份員工問卷) 。本研究以階層迴歸分析檢驗,研究結果顯示:知
覺不當督導在員工的負向情感特質與職場偏差行為之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本研
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分別提出研究理論與實務意涵。
關鍵字 :職場偏差行為、負向情感特質、知覺不當督導、自戀型人格特質 。
壹、緒論
「人若犯我,必定加倍奉還」出自於一部描述職場黑暗面的日劇「半澤直樹」;
日本的上班族對於主管的不滿,則透過主角「半澤直樹」對主管的反擊,讓許多
在職場上遭受委屈的上班族抒發鬱悶的心情。而在現實生活中,若知覺遭受主管
不當督導的員工是否可以理智的為自己的權益據理力爭?或者,會引發員工產生
不利於組織或其他成員的職場偏差行為?
綜觀目前探討職場偏差行為的前因變項之相關研究,Alias 、Rasdi 、Ismail 與
Samah(2013)將職場偏差行為的前置因素分類為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及工作因素。
其中,個人因素如五大人格特質及負向情感特質;組織因素如組織支持及組織公
平;工作因素則包含工作壓力及工作自主性等因素(Ambrose, Seabright, Schminke,
2002 ;Fox, Spector, Miles, 2001 ;O’Neill, Lewis, Carswell, 2011) 。Penney 、
David 與Witt(2011)指出人格特質在個體的工作行為表現中擁有決定性因素,且員
工負向情感特質與職場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愈來愈多(Chen, Chen, Liu, 2013 ;
Fox Spector, 1999 ;Fox et al., 2001 ;Kaplan, Bradley, Luchman, Haynes, 2009 ;
Penney Spector, 2005) ;然而,卻鮮少有研究進一步地探討兩者變項的中間歷程。
本研究試圖以Dodge (1986)攻擊行為的社會訊息處理模式(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of aggressive behavior )以及社會交換理論( social exchange theory ;
Blau, 1964)的觀點,引入知覺不當督導( perceptions of abusive supervision )探討
員工的負向情感特質與職場偏差行為之間的中間歷程。
除了上述所探討的職場偏差行為的前因變項分類之外 ,主管的人格特質與領
1
導風格亦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Spector, 2011 )。近年來開始有相關研究開始關注職
場偏差行為的前因變項自戀型人格特質- (narcissism) ,以往研究都著重在員工個人
的自戀型人格 特質對其職場偏差行為的影響(Michel Bowling, 2013 ;Penney
Spector , 2002) ,然而,目前鮮少從「主管」角度的自戀型人格特質與「員工」的
職場偏差行為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有研究證實擁有高自戀型人格特質的人們較
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為,例如:容易貶損他人 (Morf Rhodewal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