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夜来香栽培
兰花病毒研究进展
摘要:建兰花叶病毒(CyMV)、齿兰环斑病毒(ORSV)是危害兰花的主要病毒。文章综述了这两种重要兰花病毒的传播和病害现状、生物学特性、检测技术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建兰花叶病毒;齿兰环斑病毒;检测;逆转录PCR
引言
兰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还能熏茶、佐食、药用。全世界兰属植物约50余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和澳洲北部地区[1]。近年来,由于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兰花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危害。兰花感染病毒后,可造成植株叶斑或坏死、花叶畸形,花穗短小、花期缩短、花瓣变色等症状,严重影响其品质。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与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是危害兰科植物的两种主要病毒。国内外对这类病毒的传播、生物学特性、检测技术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许多研究,对兰花病毒的认识逐渐成熟。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兰花病毒病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兰花病毒的传播及病害现状
病毒的传播可分为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兰花病毒的介体很多,主要有介壳虫、蜗牛、蚜虫、螨类、蚯蚓、蚂蚁、潜叶蝇、粉虱等。另外,兰花病毒还可通过机械传播(如摩擦损伤、切花)和种子传播。周国辉[2]等推断,我国兰花上的CyMV是通过种苗的引进从国外传入的。理由是: = 1 \* GB3 ①人们未能在自然生长的野生兰花中发现CyMV; = 2 \* GB3 ②病毒均为被动传播,传播距离一般较短。远距离扩散的唯一途径是人为引种; = 3 \* GB3 ③我国沿海地区兰花CyMV感染率明显高于内陆地区,而且内陆山区或交通不便地区的兰花上尚未发现CyMV。
迄今为止,已报道可以感染兰花的病毒达28种之多,其分布情况差异很大,如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几乎遍及全世界。从国外引进的热带兰病情比较严重。目前,危害我国云南[3]、浙江[4]、广东[5]、海南[6]等地兰花的病毒主要是CyMV和ORSV。其中CyMV均为优势种,检出率不低于29.5%。CyMV和ORSV复合侵染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2 生物学特性
2.1 理化性质
CyMV失毒温度为60~65℃,稀释终点为1×10-3~1×10-4,室温下,体外存活期超过10d。提纯病毒粒体线状,长约470~490nm,宽为13nm[7]。
ORSV的稀释限点为5×10-5,致死温度为92℃~94℃,体外存活期超过3个月。提纯病毒为长约300nm,宽约18nm杆状粒体。SDS电泳分析表明其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17kDa[8]。
2.2 症状类型
自然病株的症状表现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叶片褪绿斑驳、褪绿块、环斑或条纹,有的于褪绿处叶片变薄,组织由淡绿到灰白,干缩、破裂成丝;另一类表现为叶片上呈墨色斑点,还有不规则坏死块、线纹。在兰花适宜生长季节,新长的叶片症状更明显[5]。
感染ORSV病株叶片的症状表现为白色丝条纹、褪绿、黄黑斑等。感染CyMV植株的叶片症状表现为褪绿条斑、密集小黑斑、凹陷灰白条斑等。卡特兰感病后叶片出现褐色至黑紫色的局部坏死,有时花上产生褐斑。蝴蝶兰感病后新叶出现圆形或条形的黄斑,随着叶片生长,黄色变为黑褐色,花瓣和花曹有时出现皱褶。大部分在叶片上形成坏死斑或花叶状。由于叶绿素受到破坏,光合作用受阻,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花朵变小或畸型[9]。另有研究发现,CyMV单独侵染对兰花生长影响不是很大,但与其它病毒复合侵染则产生坏死、矮化、花色不鲜等症状[10]。
2.3 寄主范围
明艳林[8]等从表现为褪绿、褐色坏死斑症状的卡特兰(Cattleya)病株上分离的齿兰环斑病毒通过摩擦接,能够侵染苋色藜、昆诺阿藜、普通烟、心叶烟、番杏、千日红等4科8种指示植物。而从褪绿斑驳的蝴蝶兰(Phalaennopsis sp.)中提取的建兰花叶病毒能侵染望江南、香杏、曼陀罗3科3种植物[7]。
CyMV易侵染蝴蝶兰、卡特利亚兰、文心兰、墨兰、建兰、皇后兰、蜘蛛兰;ORSV易侵染蝴蝶兰、卡特利亚兰、文心兰、大花蕙兰、建兰、秋兰;卡特兰、蝴蝶兰的复合感染率较高;石斛兰感病率较低,对两种病毒具较强的抗性。洋兰品种病毒携带率远远高于国兰,基地种植的兰花病毒携带率高于野生兰[11][6][9][4]。
2.4 遗传和变异
CyMV隶属线形病毒科(Flexiviridae)、马铃薯X病毒属(Potexvirus),病毒RNA基因组全序列约6200nt,与该属的其他成员有很高的同源性。整个基因组由5个开放读码框架(ORF)构成,分别编码160kD、26kD、13kD、10kD和24kD蛋白;其中CP基因是完整的ORF5框,长约700nt,编码24kD的外壳蛋白包被核酸形成长约470~580nm的线状病毒粒子。ORSV隶属烟草花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