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安全–培养箱在食品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BINDER White Paper
食品安全– 培养箱在食品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摘要: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常见的是食品中病原体的识别,
如沙门氏菌、弯曲杆菌、耶尔森氏鼠疫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VTEC 菌株、金黄
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
世界卫生组织(WHO )统计的数据表明,在工业化国家中约有 10%的人口因为食用被污染的食品而引
发疾病。仅在德国,每年就大约有 200,000 人由于食品的污染而发生疾病并记录在案,而现实生活中的
数据是这一官方数据的 10 倍!疾病通常需要采取医疗卫生措施,这也导致了工作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人们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减轻社会负
担,增加食品安全性。同时,全球食品制造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食品生产技术和食品在全球不
同气候带之间的长途、跨气候带运输为食品安全带来更多的风险。这就要求整个食品和饮料产业链中,
从农场到餐桌的所有参与者,如制造商、零售商等,都必须对食品安全性发挥其重要作用。
琼脂板菌落计数等传统的微生物评估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食品污染的风险,我们可以使用这种简单、可
靠的方法来确定特定食品中的微生物的存在,其实验数据的重现性则取决于所使用设备的精密度。环境
中微生物种类繁多,不同的微生物生长在不同的生物圈中并且有着不同的最佳生长温度和生长条件,细
菌只能在非常窄的温度范围内迅速繁殖,所以在质量控制体系中对细菌培养箱的要求也相应的加强,一
个高品质的培养箱需要拥有以下特性:
- 高温度精度
- 开门后快速的温度恢复时间 – 特别是负载量较大时
- 低脱水率 – 特别是长期培养时
- 定性和定量测定的数据的可重现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对用于食品和饲料产品检测的培养箱做了以下明确规定:
ISO 标准 标准名称 培养温度
4833:2003 (E) 30℃水平法测定细菌菌落数 30° ± 1°C
6888-3:2003 (E) 水平法测定阳性凝固酶、金黄色 37° ± 1°C
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菌落数
7251:2005 (E) 水平发测定大肠杆菌菌落数 37° ± 1°C; 44° ± 1°C
BINDER 将 ISO 对培养箱的要求整合到其微生物培养箱产品中,BINDER 专利的 APT.line 预热腔技术
是其培养箱产品的技术核心,自然对流培养箱(BD 系列)和强制对流培养箱(BF 和 KBF 系列)均使
用了预热腔技术,APT.line 使得产品拥有了创新的气体流动,为腔体提供了极其均匀的温度。
BINDER 培养箱能为温度敏感性较高的微生物样品提供完美的生长环境!
高效的加热功能和快速的温度恢复时间(开门后恢复时间)使得培养箱能够处于长期稳定的状态,其高
精度的温度符合 DIN12880 标准(27 点测试),能够确保内腔温度均一性,使得不同层架/不同位置的
微生物处于相同的生长环境中。由于出色的数据重现性,能够使用培养箱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试,甚至能
够安全的检测出样品中低浓度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 最佳生长条件 推荐型号 温度范围
嗜冷微生物/低温微生物 approx. 0-20 °C KB Series -10 to 100 °C
寒冷耐受性微生物 approx. 20-30 °C KB Series -10 to 100 °C
嗜温微生物 approx. 20-45 °C BD-/BF Series 5 °C above RT to 100 °C
湿热微生物 approx. 55-65 °C BD-/BF Series 5 °C above RT to 100 °C
极端嗜热菌 approx. 80-100 °C BD Series 5 °C above RT to 100 °C
KB 系列低温微生物培养箱拥有APT.line 预热腔技术和DCTTM 制冷系统,DCTTM 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