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军小 说论-安徽大学文学.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辑 第 2 页 对文学说话 :潘军的写作及其他 陈 晓 明 潘军是个难 以把握 的人物 ,数年前我就说过类似 的话 ,现在似 乎更难捉摸 。他 兼具岩石和风两 种 品性 ,顽 固不化而 随机应变 。 写写潘军 已经成 了我 的一块心病 ,多年前我就注意到这个人 ,那时 与他素 昧平生 。几年后我们成为朋友 ,这就令我 下笔有些犹豫 。 我是一个对语词 的迷 恋经 常超过 对友情承诺 的人 ,我担 心语 言会 滑过友谊 的边 界 。很久 以来我就 相信 ,语 言构成 了人们 的生活世 界 ,甚至人们 是被语 言拖着走 。那 些耸人 听 闻的说法或狂 热 的偏 见 ,与其说 出于对真理和意义 的虔敬或钟爱 ,不如说更有可能基于 对语词的迷恋 ,对表达效果的倾倒 。古人有 “得鱼忘筌 ”之说 ,然写 作之人 ,经常会进入 “得筌忘鱼”的误区。巴特说 : “我为一种语言 表达 的魅力所吸引、迷惑和折服……我抗拒不 了这种快乐……”这 不仅仅 是对他 的阅读而 言 ,我想更主要 的是指他 的写作 。苏珊 桑 塔格在一篇极著名 的论 巴特 的文章 的题词 中写道 : “最佳诗作将是 修辞学的批评 。”试想一想 ,那本 《恋人絮语》如果不是打上 巴特的 大名 ,会被当做什么玩艺儿 。巴特不说关于 ( 文学 的话 ,而 是 对( 文学说话 (克里斯蒂娃语 )。特别是在这个折 中主义盛行 的时代 ,谁还会 (谁又能够 )固执 己见 ,自以为接近绝对真理 ,那么 就要掉入众说纷纭 的汪洋大海之 中。总之 ,表达 ,纯粹 的表达 ,是 如此无法拒绝诱惑着表达者 ,使 我们这个 时代 已经彻底放逐 了被 第 3 页 表达者。 “对文学说话”,这是批评的至臻境界,对我无疑也是不可 拒绝的诱惑 。因此,我知道我 的谈论也将是一次放逐 ,在我的谈论 中,潘军 已经 随“风 ”而 去 。 最早引起我注意的是潘军的 《南方的情绪》,那时我正沉迷于 构想中的 “先锋派”, 《南方的情绪》令我欣喜。那个叙述人弄得很 有意思,他不再是全能超越于文本之上 的历史构造者 ,这是一个东 拉西扯 的家伙,神经质而疑神疑鬼 。 “为了摆脱太阳的纠缠,我决 定去一个没有太 阳的地方作一次略带 冒险色彩 的旅行 。我蓄谋 已 久,也深知实施这一计划 的难度 。但这个计划仿佛是一种宗教,放 弃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接到一个匿名 的电话 ,被邀请到一个 叫 “蓝堡”的地方做客,随之进入某种阴谋的领域。 年代 中期 的 “现代派”小说,不管如何倾诉孤独感和无聊感,那种 自以为是的神 情依然溢于言表 。这里 的主人公 “我 ”却被一个 电话弄得坐立不 安,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 ,对诱惑跃跃欲试却又疑虑重重 。这篇小 说的叙述方法类似侦探小说 ,也颇有罗勃 格里叶的 《橡皮》的味 道 。侦探小说 的那个无所不能的主角 ,被潘军改变为一个无能为 力 的角色 ,他对 自身 的处境茫然无知 ,被一系列差错搞得六神无 主 。这个家伙还是一个及时行乐者、一个猎艳老手,对前途毫无信 心却对到嘴的肥 肉津津乐道 。男女邂逅相遇 的浪漫情调 ,为一些 鬼鬼祟祟的勾当所代替,它混杂着低俗 的和色欲 的成分,笼罩于某 种怪诞 的气氛之 中。小说叙事类似后现代主义式 的对人物 的动机 与 目的进行阉割 ,个人被卷入一系列毫无意义的事件之中,被不可 知的异 己的力量所支配 。 《南方的情绪》改变了当代小说 中惯常的 主角形象,改写了 “新时期”确立的 “大写的人”的文学范式。这个 如惊 弓之鸟的男人,对 自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