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秋第二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峡之秋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修辞手法的妙用,尝试描写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物。 自学指导一:(比读书)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认为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出三峡秋天的特点吗?找出本段中的两个多音字并组上词写下来(3分钟后老师指名汇报) 自学指导二 快速浏览课文的2-5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知道的?请你用双横线画出相关的词语(2分钟后举手向老师汇报) * * 自学指导三(比读书)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2—6自然段,仔细阅读,边读边用“▲”标出每一自然段所描写的景物;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这些景物的语句,反复读这些句子,揣摩句子的修辞手法,感觉一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能分别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每一时段景物的特点吗?然后尝试着读出你的感受。(6分钟后找同学逐段汇报并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四(比读书) 仔细读课文4-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长江的语句,然后小声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下午和夜晚的长江发生变化了吗?(2分钟后指名汇报并朗读) 佳句欣赏: 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自学指导五(比分段) 通过以上学习你认为课文应该分为几部分比较合适?每一部分的段意是怎样的?仔细揣摩全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你觉得本篇课文呈现的是一种怎样的结构方式?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你能总结出本文的主题思想吗?(同桌之间讨论交流,5分钟后老师检测。) 《三峡之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三峡景物的特点,采用( )的结构方式,按照( )顺序描写了三峡在中秋一天中( )、( )、( )和( )不同时段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时间 早晨 中午 下午 夜晚 总分总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