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与自然 第三课 毕升和活字印刷【修改】
第3课 毕昇和活字印刷 现代化的印刷设备 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大约在13世纪,活字印刷就传到了朝鲜。到15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战争之后他将用活字印刷的书籍和数以万计的铜字连同印匠一起带回到日本。 元代时,欧洲人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学会了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技术由新疆传入波斯,蒙古大军西征时,此技术也传入欧洲。 * * 四大发明 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 活字印刷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洋东西,改变了时间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近代思想家 培根 毕昇何人? 1.宋朝人 2. 印刷铺工人 3.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4.印刷史上的伟大革命家 雕版印刷的出现 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中所用的雕版 《金纲经》雕印于868年。是一部经卷,长488厘米。卷首是图册,接着是经文,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墨色均匀清晰,印刷技术已很纯熟。《金纲经》发现于敦煌石窟,近代被英国人斯坦因掠走。 雕版印刷的方法: 一.把木材锯成条,以备用。 二.把字写在纸上,反贴在木条上,然后雕刻成阳文。 三.用刷子蘸上墨汁,将字刷黑,然后把白纸贴上,同时用干净刷子在纸背上刷,既完成。 四.将印好的纸装订成册。 想一想: 雕版印刷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方便印刷,可以反复使用 缺点: 1、制作麻烦,刻版费时费工费料. 2、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3、大批书版存放不便。 材料一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毕,雕版一直堆放在房间里。 材料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毕升与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书籍 拣字板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出现: 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 北宋泥活字版 刻制单字 先设铁板 铺上松脂混合物 铁范置上 密布字印 用火加热 压平活字,冷却后自然坚固 一板印刷 瞬息可就 再火令药熔 把字印拆下 每 韵 一 格 四大发明之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 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2)改进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11世纪中期:陶活字 3.套色印刷和转轮排字 印刷敷彩佛像(辽,应县木塔发现) 转轮排字架 宋 中国的活字印刷起源于宋代,历代出现各种活字,包括木活字,陶土活字,陶瓷活字,铜活字,但由于中国从宋代以来十分讲究印刷字体的美观性,加上印刷的书籍往往需要不同大小的字体,有的书籍还要配上插图,活字版不如雕版方便和易于保存,雕版印刷在古代中国始终占据主导位置。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大臣周必大用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的铜版胶泥活字法,印制所撰的《玉堂杂记》。 活字印刷的应用 元 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安徽旌德县尹王祯,制造3万余木活字,排印6万余字《旌德县志》100部。并余此后不久,刊行所着《造活字印书法》1965年在浙江温州发现崇宁年间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本,字体大小不一,有个别字被横置,显然是活字本。1907年,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敦煌发现1300年的几百枚全套维吾尔文字母活字。1928年中国考古队在吐鲁番地区发现带汉字的维吾尔文活字印本。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县尹马称德,用十万木活字,排印《大学衍义》。 明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江苏无锡印书家华隧,用铜活字排印书籍千余卷。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铜活字排印《太平御览》1000卷。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问会元》、《四友斋丛说》、《晏子春秋》、《小字录》、《栾城集》等。 明代铜活字本包括《宋诸臣奏议》、《渭南文集》、《石湖居士集》、《曹子建集》、《蔡中郎文集》、《吴中水利通志》、《唐人集》、《玉台新咏》等。 清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内府制造25万枚铜活字,排印64套《古今图书集成》,共32万余卷。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诏令制木刻活字。二十五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