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孝经十五至十八原文讲解
国学课之《孝经》 十五至十八章释义 2013年7月8日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 译文 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我已听过天子的教诲了。那么,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可以称得上是孝顺了吗?” 问一:是否完全认同曾子所言之“孝道”?有何异议或补充? 问二:你会如何回答曾子的问题,你的看法? 谏诤章第十五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 “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 关键字 诤:即谏诤之意,指直言敢谏 思考 “孝”之古义:养、敬、立嗣、谏诤等 现代意义:赡养、尊敬、感恩、追思、亲和 谏诤章第十五 古人的做法 《弟子规》有云: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 感应章第十六 * 感应:心有所动就有“感”,一动境界就跟著转动叫“应” 因果: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太上感应篇》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百善孝为先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 * 译文 孔子说∶从前,贤明的帝王奉事父亲很孝顺,所以在祭祀天帝时能够明白上天覆庇万物的道理;奉事母亲很孝顺,所以在社祭后土时能够明察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理顺处理好长幼秩序,所以对上下各层也就能够治理好 能够明察天地覆育万物的道理,神明感应其诚,就会彰明神灵、降临福瑞来保佑 所以虽然尊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这就是指他有父亲;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这就是指他有兄长 故事 《双胞胎》 感应章第十六 “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 译文: 到宗庙里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身养心,谨慎行事,是因为恐怕因自己的过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庙祀表达敬意,神明就会出来享受 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即可以通达于坤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中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人不想悦服的。’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为官的时候,要想看如何竭尽其忠心;退官居家的时候,要想看如何补救君王的过失。对于君王的优点,要顺应发扬;对于君王的过失缺点,要匡正补救,所以君臣关系才能够相互亲敬。” “《诗经·小雅·隰[xí]桑》篇中说∶‘心中充溢着爱敬的情怀,无论多么遥远;这片真诚的爱心永久藏在心中,从不会有忘记的那一天。’”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yǐ],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 译文 孔子说∶“孝子丧失了父母亲,要哭得声嘶力竭,发不出悠长的哭腔;举止行为失去了平时的端正礼仪,言语没有了条理文采,穿上华美的衣服就心中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快乐,吃美味的食物不觉得好吃,这是做子女的因失去亲人而悲伤忧愁的表现。” 丧亲章第十八 “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 译文 父母之丧,3天之后就要吃东西,这是教导人民不要因失去亲人的悲哀而损伤生者的身体,不要因过度的哀毁而灭绝人生的天性,这是圣贤君子的为政之道。为亲人守丧不超过3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 思考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论语》 丧亲章第十八 *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子: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宰我:旧谷既没,新谷既升。期可已矣。 子:食夫稻,衣夫锦,於汝安乎? 宰我:安。 子: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 宰我出。 子: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丧亲章第十八 “为之棺椁[guǒ]衣衾[qīn]而举之,陈其簠簋[fǔ guǐ]而哀戚之;擗踊[pǐ yǒng ]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 译文 办丧事的时候,要为去世的父母准备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饰和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