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 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投标书及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 2、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设计图; 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浙发改设计〔2012〕64号《关于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批复的函》; 4、交通部2009年版《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5、有关交通部颁发的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监理实施细则以及国家质检部门颁发的技术标准: 6、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标准。 7、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8、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纪要。 9、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10、我单位调用到本合同段的各类资源。 二、编制原则 1、安全第一的原则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特别是隧道和桥梁工程及路基高边坡的施工安全等。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3、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路基不良地质地段的处理、中小桥的桩基和墩台施工、隧道内不同围岩类别的爆破掘进、特殊围岩辅助工程措施、二次模筑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4、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保证资金和机械设备以及人员的投入,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5、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路基、桥梁和隧道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上场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6、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营区绿化。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 第二章 工程概述 一、工程范围与地理位置 1、工程概述 磐安至新昌公路磐安窈川至万苍段改建工程起点位于磐安县窈川乡,与磐新线(墨林至窈川段)K6+600相接,终点与磐新线(万苍至新昌段)K27+235相接,线路全长17.562Km;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80 Km/h. 窈川至尚湖段(K6+600-K17+700),双向二车道,整体式路基宽12m,路线长11.1Km, 尚湖至万苍段(k17+700-k24+162), 双向二车道,整体式路基宽15m,路线长6.462Km. 全线共设桥梁600m/12座,平面交叉14处;涵洞32道;隧道4690m/8座,港湾式公交停靠站9对;改移公程11处,长1140m.线路经岭溪、西岭、忠信庄、大王村、尚湖、青龙头、上溪滩、张家,终点为万苍位乡。 本合同段为第2合同段:K11+415~K16+650,路线长度5.235km,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挖方约19.762万m3,填方约17.755万m3、防护工程5.475万m3、中桥202.64m/3座、小桥24.04m/1座、中短隧道1792m/3座。 二、施工条件 1、地形地貌 磐安县位于金衢盆地的东部,为金、丽、台、绍四地市的交界处,路线经过多个地貌单元,为浙中盆地区和浙东低山丘陵区的交汇地带,地貌形态受华夏和新华夏系构造所控制。沿线侵蚀剥蚀低山丘陵与山间沟谷平原地貌相间分布,地面高程240~600m,最高峰位于线路起始双坑隧道的山顶,海拔637.4m;一般为240~600m,最高峰位于线路起双坑隧道的山顶,海拔637.4m;一般为240~360m,线路中间高,两端低。低山丘陵地形坡度10~50度不等,局部山体陡峭,形成悬崖;山体一般植被发育。山间沟谷平原地带一般为村落或耕地,地形较平坦。 2、地质地震 工作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实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带多以北东向、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为主,局部有近东西向断裂,其构造体系以新华夏系为主,为工作区内主要的构造骨架。新华夏系构造由一系列的压性或压扭性断裂及部分纵张断裂、挤压带、劈理带等结构要素构成。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作区地震动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