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及抗体药物将热力四射
基因及抗体药物将热力四射全球七大主要药品市场(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上市新药的引擎下,市场销售总增长率超过了13%,大大超过国际医药市场7%~8%的年度增长率。在2004年全球畅销药物500强中,抗肿瘤新药已占了不少席位,从而使24家跨国制药业的50个抗肿瘤品牌药物有了长足迈进,其市场份额达到了25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4.73%。
据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最新公布数据统计表明,2005年全球抗肿瘤处方药销售额在上一年基础上增长到300亿美元,十大“重磅炸弹”药物占据了50%,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植物碱类、细胞毒类药物已是这一市场的佼佼者。与此同时,激素类、金属铂类药物仍有着广阔的空间。
随着全球市场扁平化和抗肿瘤新药日新月异,国内抗肿瘤用药临床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从2005年我国典型城市样本医院购入品类看,仍然集中在抗代谢药、烷化剂类及植物生物碱和天然药三大品类上,用药已超过了250亿元,年增长率也超过了30%,虽说多西他赛、奥沙利铂、紫杉醇、长春瑞宾四大品种已活跃在主要终端,但由于一些抗肿瘤新药价格不菲,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的患者经济支付能力无法承受,在此影响下,用药水平仍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差距。
近年来,国外跨国药业上市的许多新药,已成长为肿瘤治疗领域的支柱产品,如阿斯利康的易瑞沙(吉非替尼),诺华的格列卫(伊马替尼),罗氏的美罗华(利妥昔单抗)、赫赛汀(群司珠单抗)和希罗达(卡培他滨)等已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活力,而且多属于专利保护期内品种,在竞争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产品的价格高昂,已成为医院市场中的“贵族”。
格列卫“阳春白雪”
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格列卫,Gleevec)是瑞士诺华研发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2001年5月10日,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以“具有突破性的抗肿瘤机制”获FDA特快审批,用于α-干扰素给药失败胚细胞危象病期、慢性病期、加速病期的骨髓性白血病治疗用药,经广泛临床后已获得了医学界的高度评价,并于2001年12月20日批准作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一线用药,被誉为近年“有重大突破”的口服抗癌药物,成为驰骋世界医药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2002年2月1日FDA又批准了伊马替尼的第2个适用症,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肿瘤的治疗,伊马替尼也是第一个根据肿瘤细胞活动原理设计的药物,从而使许多患者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现今,伊马替尼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获得罕见病用药物的称誉。该药也以昂贵的药价提升了诺华的销售利润,在产品问世当年即取得了1.65亿美元的显赫佳绩,上市3年后培育成为“重磅炸弹”药物,到2004年已达到了16.34亿美元,与上一年同比增长了10倍。目前,该药已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2005年的销售额为21.7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3%。
伊马替尼在我国经过一年多的临床试验和审查后,于2002年4月17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生产批文,同年第三季度首次以商品名“格列卫”进入医院终端,产品入市后起步较快,在高昂药价的驱动下,早已成为销售达亿元以上的抗癌药物。据悉,服用进口格列卫胶囊的患者每月的药费仅此一项已在4万元左右,在天价的影响下,许多患者无法承受,因此,在我国抗肿瘤市场上,格列卫的销售量也不会直线飚升。但鉴于格列卫的专利要到2013年才期满,因此,该产品仍然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国内仿制药物短时期也难以上市。
由于格列卫是信号传导抑制物的第一个新型抗增殖剂,所以显示出空前的治疗效果。由于新适应症的不断发现,该品将保持连续且稳定的增长,在市场运作下,其效果也远远超出了预期,从目前增长趋势分析,到2008年全球将超过3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当家花旦”走马换将
乳腺癌与内分泌失衡密切相关,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名妇女患乳腺癌,有50万人死于乳腺癌,在国外乳腺癌发病率居各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因此,如何有效地改善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和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已是全球医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随着抗肿瘤市场成长的日益成熟,芳香酶抑制剂类药物已成为引领激素类抗肿瘤药物的品种。多年来,芳香酶抑制剂中的他莫昔芬曾作为乳腺癌的“金标准”治疗药物,被誉为一线“女主角”,同时也是抗雌激素类中的一个重要药物。而近年国外多项临床试验显示,芳香酶抑制剂在乳腺癌的临床使用中效果优于他莫昔芬,且毒副作用更小,从而导致乳腺癌药物市场重心的逐渐转移。
在全球激素类抗肿瘤药物市场中,由于部分药物专利期满后仿制药逐渐分食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使已处于成熟和相对饱和的市场更加举步维艰,部分品种销售额已有下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