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望江楼上凭薛涛诗中人生
望江楼上凭薛涛诗中人生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了在移步换景的行走中打量这个星球,旅行结束后,收获相片和纪念品,至此,旅行便成回忆。其实,我们忘了,当我们一直向外走、向外看的时候,我们一生的旅伴――心灵,或许正在变得黯淡无色。
那就来一场养心之旅吧,在冬去春来的季节里,将旅行的视角由外而内,让心灵成为下一次旅行的主角。
一代才女 流芳千古
春节长假,回到老家过年,趁机来到了仰慕已久的望江楼公园,这是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的公园,位于成都城东九眼桥下方锦江南岸。
薛涛的诗体物察微,感情细腻,被人称赞:“奇情飘渺,奇思凌云,或高而朴,或古而静。”曾有五百余首,编成《洪度集》五卷,今仅存89首。她自制深红色小笺写诗,美观雅致,世人称为“薛涛笺”,时人及后世多有效仿。取水制笺的水井尚在,名曰“薛涛井”。薛涛爱竹,诗句有“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写竹的清奇苍劲、虚心自持操守,为人欣赏。
薛涛善诗,接送应酬,出入幕府,后任西川节度使武元衡曾为她奏请授封校书郎,因为破格,无女校书先例,上面未允。可是文才名气已大,人们出于爱慕,皆称她女校书,亡故后墓碑上也写着:“唐女校书薛洪度墓”。
早在晚清,将古井命名“薛涛井”,立石碑,题写碑记,围石栏加以保护。又修建崇丽阁、濯锦楼、吟诗楼、五云仙馆、浣笺亭、清婉室、聚香榭、流杯池等配套建筑物群。
古井水甘甜清冽。明代,蜀王府曾取此井水仿制薛涛笺,后人误为薛涛用此井水制笺。薛涛脱乐籍后住在浣花溪畔万里桥边枇杷巷里,浣花溪一带多有人家造纸,受到影响,有感于大纸不利写诗,便自创用芙蓉树皮为原料,以芙蓉花汁水浸泡纸张,制成深红色小笺。所以,薛涛当时取水乃城西浣花溪水,非城东古井水。可是薛涛井之说流传已久,清代刻石铭记,古井被定名“薛涛井”,今日便成为薛涛制笺遗迹,被人托物寄情抒怀。
崇丽阁,又名望江楼,楼在锦江之畔,登楼凝望,江流滚滚而去,呼叫“望江楼”的人多了,知道“崇丽阁”的人少了,始建于民国年间的公园也终以望江楼公园为名。登阁而上,二楼留有半副对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此为上联,缺下联。作者佚名。据说作者登楼望江有感,浮想联翩,吟出上联,意境无穷,限制却严,冥思苦想也续写不出下联了。多少年过去,下联一直空着。我在网上看见有人对出:“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怀才不遇 境遇堪怜
走进公园大门,就像走进竹海。满眼翠竹丛丛簇簇,蓊蓊郁郁,妙趣横生,有的高刺蓝天,有的亭亭玉立,有的一掬蓬松,千姿百态,竞媚争妍。因薛涛一生爱竹,以竹自喻,公园遍栽佳竹,从许多省份和国外引进珍贵名竹种植于此。我在这里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竹子:观音竹、佛肚竹、人面竹,还有方竹、紫竹、琴丝竹等等,听说有一百五十多个品种,是全国最大的竹类公园,薛涛墓就在这片竹林深处。我来的不是时候,如果是夏季来,幽篁万竿,葱茏蔽日,正是消暑的好去处。
登上临江而立的望江楼,满眼尽是女诗人的诗作,她的诗除酬赠、送别和自抒胸臆的咏物之作外,还有一些是题咏山水和忧国忧民的佳作。游人吟诵后,无不赞叹女诗人才华四溢,诗篇辞采清丽,托意深远。
进入形似船舫的濯锦楼,可想象女诗人在此送别恋人的情景。当时久慕薛涛芳名的著名诗人元稹,到成都后想法会见,并请薛涛题跋一幅画着文房四宝的“四友图”,薛涛沉思片刻,一挥而就《四友赞》,元稹惊服。因丧偶,元稹对薛涛渐生爱慕之心,两人相爱4年。元稹调任浙江后另有新欢,薛涛则终生不嫁,把悲伤之情凝聚笔端。这座伸入锦江的濯锦楼,就是后人为纪念薛涛置酒船上送别元稹一事而建的。
元稹,薛涛20岁与其认识,引为知音,终身诗句往来。中年元稹,曾写下《寄赠薛涛》,先用“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感慨峨眉锦江山灵水秀,孕育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绝代美女;接下来又用“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由衷赞美薛涛的诗句。一个风流才子,一个美女诗人,交往频繁了,难免让人产生许多联想。两人是友情,还是恋情?往事总是朦朦胧胧,让千年后的人们看不透彻。
故事是美妙的,结局是悲凉的。薛涛才气横溢艳惊四座,终因曾为乐伎,知音难觅,以至孤鸾一生,无福学鸳鸯。清代名士赵熙对此大发感慨,为之扼腕叹息,集白居易诗句撰出:独坐黄昏谁是伴,怎教红粉不成灰。
因此,我们赞叹这位女诗人的人品和才华,也对她一生的坎坷遭遇而深表同情。薛涛是一位小官吏的女儿,早年丧父,为养家糊口,不得已而入乐籍,一度成为乐伎,期间因事得罪高官,被罚赴边区,献诗后得还。脱名乐籍后,将要做官府“女校书”,却未成。虽然当地高官韦皋、武元衡、李德裕等都以诗人相待,她和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著名诗人也交往密切,互有唱和之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