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汉语主观位移句认知理据探究
现代汉语主观位移句认知理据探究[摘要]在主观位移句中,位移动词用于描写静态空间场景,这种位移动词的特殊用法可以从认知角度加以解释。主观位移及表层语言结构的形成依赖于人类概念整合、概念转喻和完型心理等认知能力与认知操作。主观位移产生于对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的概念整合操作之中。在主观位移的语言编码过程中,凸像的选择性、路径信息的必要性和方式信息的受抑制性等语言特点也具有认知理据。?
[关键词]现代汉语; 主观位移; 认知理据; 概念转喻; 概念整合
一、引言?
位移动词是根据动词是否具有“位置移动”这个语义特征分出的子类,是“含有向着说话者或离开说话者位移的语义特征”的动词。位移动词一般用在对运动场景的刻画上,如以下例句文中未注明出处的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在线语料库的现代汉语部分。: ?
(1)萨马兰奇缓缓地穿过整个会场,从前排团长袁伟民到最后一排的中国运动员,
他亲切地一一握手。?
(2)从武汉到广州,航线上云层较多,飞机时而在云上掠过,时而穿行在云中,
但并不颠簸。?
(3)其实日月山就在青藏公路旁,是内地去拉萨的必经之地。我寻觅着文成公主
当年的足迹,向并不很高的日月山顶攀去。?
以上例句中,“穿”、“穿行”和“攀”这几个动词表达了运动主体沿空间中某一路径运动的过程。在现代汉语中(以及在英语、西班牙语、日语和其他多种语言中),位移动词还可以用在对静态空间关系的描写上,如以下句子所示: ?
(4)与常见的顺着街道方向的排水系统不同的是,巧妙布置的排水沟,穿过街道直接通往东西流向的乌江。?
(5)这是一座小城,古老、美丽、幽静。古罗马时就已声名显赫,摩泽尔河从城
外缓缓流过,石铺的小巷在白墙黛瓦的民居间静静地穿行。(李永君《边走边想》)?
(6)山凹里的地方是狭长的平地,在或干涸或有流水的河道旁,是星散的村落和繁华的集镇。道路也大多沿着这些河道边走,穿过一个个村镇,蜿蜒地向前面的山头攀去。(沈琨《关山无限》)?
以上几个句子虽然也使用了“穿”、“走”、“穿行”和“攀”等位移动词,但没有表达出任何真实位移;排水沟、小巷和道路等事物显然不可能“穿”或“攀”,它们与背景参照物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这些句子实际上是对静态空间场景的描写。虽然静态空间关系与位移动词的搭配造成了一种语义冲突,此类句子却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普遍的表达方式。一系列位移动词和方式状语都可以用在这种语言结构中,例如,公路可以“行进”,可以“蜿蜒”,可以“盘旋而上”,也可以“迤逦而来”。?
这种对静态空间场景的动态描写方式在西方认知语言学界被称为“主观位移”(subjective motion)、“虚拟位移”(fictive motion)或“抽象位移”(abstract motion)。学者们认为,在处理加工此类语句的过程中,人们在某一想象性路径上进行心理模拟位移或心理扫描(mental scanning)。例如,在处理句(6)时,听话者可以假想某一物体在句子所描写的道路上移动或是顺着道路延展的方向对这一路径进行心理扫描,以此来理解和构建整个静态场景。这种模拟运动或心理扫描本身并不属于所描写的静态空间场景,它只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运动,是语言使用者赋予静态空间场景的,所以这种运动是主观的和虚拟的。Talmy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关注此现象,从语言与其他认知子系统共性的角度分析了主观位移,并进行了初步分类。Langacker从语言动态性的角度出发,以心理扫描来解释主观位移现象。Fauconnier则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主观位移句子的意义构建过程。其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主观位移心理现实性的实证研究和主观位移句子的跨语对比上。对主观位移现象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探索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主观位移句为研究对象,从语言特点入手,挖掘语言表层结构背后的认知动因,以期对此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Talmy将主观位移分为放射路径型、框架相对型和共延路径型等六种类型。本文只探讨共延路径型主观位移句的认知理据。参见L.Talmy,?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ume I: Conceptual Structuring Systems,?Cambridge: MIT Press,2000.。?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人类经验与各种认知能力在语言运用和理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能力不是孤立的模块,而是与人类普遍的认知能力紧密相连的;语言系统是在生理基础、客观现实、社会文化、认知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形成的。由此观点出发,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尽管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在不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三菱】FX3S FX3G FX3GC FX3U FX3UC 系列PLC 用户手册 定位控制篇.pdf VIP
- 青岛科技大学2023-2024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B卷)附标准答案.pdf
- 促销员管理方案及考核.docx VIP
- 虚幻4引擎基础操作课件.pptx VIP
- 小学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卫生院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pdf VIP
- 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热力管网技术标书施工组织设计模板.docx VIP
-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2025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