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常见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
英汉常见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摘 要: 不同文化的语言中都包含大量的动物词汇,但是它们承载的内涵并不相同。了解它们的文化喻义的差别对我们理解文化的差异,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常见动物词汇 文化内涵 英汉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媒介,没有语言便没有文化。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依据的。语言以文化作为自己雄厚的“底座”,才能随着人类的进步、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徐鹏:93)
文化是一个民族特征的反映,由于人类生理结构及自然环境的大致相同,使不同文化之间会产生重叠(共性),另外,又由于小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宗教文化环境等的不同,又产生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因此“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文化上的差异在语言上必定有其表现,而不同语言使用上的差异也必定能从文化上找到其根源”。(徐鹏:94)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物词汇。但其承载的文化背景、伴随意义、感情色彩和修辞意义却并不完全一致。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决定不同语言中相应词语的文化内涵可能一致,或完全不同,或有同有异。(徐鹏:96)
二、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
1.相同的词汇,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
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人们时常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而把它们同一定的品质或特征联系起来,自然会产生相同的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它们相同的文化喻义。如:“as stubborn as a mule”(像骡子一样固执),“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as chirpy as a sparrow”(像麻雀般嘁嘁喳喳不停),“as timid as a mouse”(胆小如鼠),“as slow as a snail”(慢得像蜗牛似的)。
2.相应词汇,文化内涵此有彼无。
由于东西文化传统迥然不同,有些动物在一种文化中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而在另外一种文化语境中却平淡无奇,或毫无文化意义,从而造成词汇语义空缺现象。
鹤(crane)在英语中虽有颈长而具有“伸长脖子”的引申含义,却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意义。而在汉语中却是长寿的象征,如“鹤发童颜”、“松鹤延年”,另外含有“归隐”之意,如“闲云野鹤”,表示自由自在,不受红尘俗世所扰。
龟(tortoise)在汉语中有长寿之意,另外用来比作其妻有外遇的丈夫。骂人时“王八”、“乌龟王八蛋”则是极大的侮辱。而英语中“tortoise”只是一种不起眼,爬得慢的动物而已。
中文中的鸡与“妓女”的“妓”谐音,现已成为“妓女”的代名词。与此对应,鸭子便成为“男妓”的代名词。而英语中“chicken”和“duck”则无此意。
蚕产于中国,在中文里表示无私奉献,常用来比喻教师。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英语中silkworm则不会产生这样的联想意义。
喜鹊(magpie)在汉语中是个“吉祥鸟”,因它的声音清脆响亮,使人有喜悦的感觉,相反,乌鸦则是“不祥鸟”,只是因为它常在坟头活动,使人们对它产生厌恶的感觉。杜鹃(cuckoo)在汉文化中是令人伤感的动物。“杜鹃啼血”源于中国的神话故事,在英语中它们都没有这样的内涵。
同样英语中有些词汇的文化内涵是汉语没有的。如,beaver(河狸)产于北美洲,生性好动,善啮树筑巢,技艺高超,故“an eager beaver”(卖力的河狸),常被比喻为“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但喻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常带贬义。“Chicken”形容胆小,是个“懦夫”。“A visit by stork”(鸟作客)指“孩子诞生”。(徐鹏:98)“goat”受希腊文化影响在西方代表色魔,讨厌的家伙和愚笨,如“play the goat”(做蠢事),“old goat”(好色之徒,讨厌的家伙)。
3.相应词汇,文化内涵各不相同。
不同民族心理因素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最典型的例子非“龙”和“dragon”莫属。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古代华夏民族崇拜的图腾,是吉祥高贵的象征,封建帝王把它当做自己的真身。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动物于一身,是一种能乘风飞天,腾云驾雾,潜水入海,神奇虚幻的神灵之物。它有极其鲜明的个性,代表着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词语,如“龙凤呈祥”、“乘龙快婿”、“车水马龙”、“鲤鱼跳龙门”等。(朱艳红)“望子成龙”是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成为栋梁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