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七讲 平面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学生
第十七讲 平面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定值问题的证明或计算,一般是通过图形的定量,如线段和定角来讨论的.如果问题中已明确给出定值,那么一般通过线段和角的和、差、倍、分的推导或计算来解决;如果问题中未给出定值,可以利用特殊的方法推测出定值,然后再加以一般化的证明.下面举几个例题,说明上述思考方法.
例1 如图3-80.已知△ABC中,AB=AC,P是其底边BC上任一点,设AP交△ABC的外接圆于Q点,求证:AP·AQ为定值.
例2 如图3-81.已知△ABC中,AB=AC,如果直线EF,MN都垂直于BC,试证明:不论MN,EF怎样平行移动,只要MN,EF之间的距离不变,五边形AMNFE的周长是一个定值.
例3 设OA,OB是已知圆O的任意两条半径,过B引BE⊥OA于E,过E作EP⊥AB于P.求证:OP2+EP2为定值(图3-82).
例4 若P为圆O内一定点,过P任作一弦AC,分别过A,C引圆的切线,再过P分别作两切线的垂线,垂足为Q,R(如图3-84),
例5 设d1,d2,d3是单位圆O的三条直径,且两两交角为60°,在圆周上任一点P向d1,d2,d3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B,C.证明:△ABC为定三角形(图3-86).
例6 相交的两圆的交点为A,B,经过B点所作的任意直线与两圆的交点分别是C,D,那么AC∶AD是定值(图3-87).
练习十七
13-89.直线l1∥l2∥l3,A,B是l2上两定点,P,Q分别为l1和l3上的动点.求证:四边形PAQB的面积为定值.
2.如图3-90.△ABC是正三角形,由其中任一点P,向三边引垂线,设垂足分别为M,N,Q,求证:PM+PN+PQ为定值.
3ABCD,以A为圆心,AB为半径在正方形内作圆别交BC,CD于E,F.求证:∠EAF为定值.
4M,N为△ABC的边AB,AC的中点,P为MN上的任意
5l1,l2分别与已知圆O相切于A,B,作圆O的任意切线l3与l1,l2分别交于C,D.求证:AC·BD为定值.
第十八讲 平面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有时它和不等式联系在一起,统称最值问题.如果把最值问题和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联系起来,可以达到最经济、最节约和最高效率.下面介绍几个简例.
例1 已知AB是半圆的直径,如果这个半圆是一块铁皮,ABDC是内接半圆的梯形,试问怎样剪这个梯形,才能使梯形ABDC的周长最大(图3-91)?
例2 如图3-92是半圆与矩形结合而成的窗户,如果窗户的周长为8米(m),怎样才能得出最大面积,使得窗户透光最好?
例3 已知P点是半圆上一个动点,试问P在什么位置时,PA+PB最大(图3-93)?
例4 如图3-94,在直角△ABC中,AD是斜边上的高,M,N分别是△ABD,△ACD的内心,直线MN交AB,AC于K,L.求证:S△ABC≥2S△AKL.
例5 如图3-95.已知在正三角形ABC内(包括边上)有两点P,Q.求证:PQ≤AB.
例6 设△ABC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过顶点A引直线l,顶点B,C到l的距离设为d1,d2,求d1+d2的最大值(上海初中赛题).
7 如图3-97.已知直角△AOB中,直角顶点O在单位圆心上,斜边与单位圆相切,延长AO,BO分别与单位圆交于C,D.试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
练习十八
1M为圆O外一定点,P为圆O上一动点.试求M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AB是圆O的动切线,直线OA,OB保持互相垂直.如果圆O的半径为r,试求OA+OB的最小值.
310厘米(cm),则其面积的最大值是多少厘米?
4l1∥l2,A,B是直线l1上的两个定点,且AB=10,l1,l2的距离为8,P为直线l2上的一个动点,试求△ABP周长的最小值.
5ABCD的周长为40厘米,那么这个矩形面积的最大值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十九讲* 平面几何中的几个著名定理
1(Menelaus,约公元100年,他和斯巴达的Menelaus是两个人)曾著《球面论》,着重讨论球面三角形的几何性质.以他的名子命名的“梅内劳斯定理”现载在初等几何和射影几何的书中,是证明点共线的重要定理.
定理 一直线与△ABC的三边AB,BC,CA或延长线分别相交于X,Y,Z,则
证 过A,B,C分别作直线XZY的垂线,设垂足分别为Q,P,S,见图3-98.由△AXQ∽△BXP得
同理
将这三式相乘,得
说明 (1)如果直线与△ABC的边都不相交,而相交在延长线上,同样可证得上述结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新教材适用】2025秋人教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清单(1).pdf VIP
- 冶金行业概况介绍.pptx VIP
- WS∕T 225-2024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pdf
- 专题07 标点符号六年级语文专项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全册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期末复习清单.docx
- 《手术室查对制度》课件 .ppt VIP
- 2408 操作手册.pdf VIP
- 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小米机器人更新迭代,AISoC芯片受益.pdf VIP
- 电子行业专题报告:边缘AI浪潮已至,AISoC赋能终端奋楫争流.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