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信用合作社(二)》学苑出版社.pdfVIP

《中 国信用合作社(二)》学苑出版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文革”中的信用合作事业1 信用合作社基础性作用11 信用合作社改革37 恢复信用合作社的三性 城市信用合作社99 信用合作社的性质 119 信 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142 确立中国农业银行管理信用合作社体制157 1 中国信用合作社(二) “文革”中的信用合作事业 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六年,是中国进行“文化大革 命”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文化大 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 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在中国,在人民民主专 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后,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以后,虽然社会主义革命的 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但是革命的内容和方法已经同过 去根本不同。对于党和国家肌体中确实存在的某些阴暗 面,当然需要做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 党章的正确措施加以解决,但决不应该采取‘文化大革 命’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 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 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 只是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 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 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信用社受到冲击,带来 了严重后果。一九六六年五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 信用社的干部纷纷起来“造反”,揪“四清”工作队,有 的跑到中国人民银行营业所、县支行揪“走资本主义道 路的当权派”,有的还跑到省分行、总行来“造反”,把 银行的一切规章制度都说成是“管、卡、压”,拒不执行, 2 中国信用合作社(二) 要“彻底砸烂”。认为储蓄利息是不劳而获,贷款是不讲 阶级路线,因而信用社存款、放款业务陷于停顿,工作 处于无政府状态。据统计,信用社的存款,一九六八年 底为75.65 亿元,比一九六七年底仅增加2.41 亿元,一 九六九年底为 73.9 亿元,比一九六八年底减少 2.36 亿 元。信用社的贷款,一九六八年底为 16.48 亿元,比一 九六七年底仅增加 1.39 亿元,一九六九年为 17.77 亿元, 比一九六八年底只增加1.29 亿元。由于信用社存款、贷 款业务停滞不前,亏损面大,一九六九年就有 37% 的信 用社发生亏损。一九六九年,全国推广河南省嵩县阎庄 信用社实行“贫下中农管理”的所谓经验,全面实行了 贫下中农管理信用社,致使信用社业务停滞,财务混乱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