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渭诗词
徐渭诗词
篇一:徐渭诗画中的雪意象
龙源期刊网 .cn
徐渭诗画中的雪意象
作者:张维昭
来源:《艺术研究》2014年第04期
摘 要:徐渭诗画中的雪意象涵化着徐渭内在的生命情感及其审美趣味,而这种生命情感、人心意绪的投射与外化,也承载了徐渭自身对雪意象文化内蕴的理解与诠释。本文主要从雪意象愤泄穷愁、雪意象寄情明洁及雪意象清赏观美此三方面出发以探析徐渭诗画中的雪意象。
关键词:徐渭 诗画 雪意象
雪是中国文人词客清赏雅玩之佳景。所谓雪夜听鸡鸣可得乾坤清绝之气;醉雪冬夜可清其思;晴雪长松,开窗独坐,恍如身在冰壶;雪满山中高士卧,清姿如卧云餐雪,襟韵洒落如晴雪;至于雪后寻梅,映雪萧曲,寒雪烹茶,固野客之闲情,实乃文人之深趣。
徐渭对雪也有着一种文人独特的情怀,徐渭诗画中的雪意象也甚多。他用诗画描绘了四林皆雪时,絮起风中,无树飘花,千峰堆玉,万壑铺银的种种雪景奇观,他谑雪,赏雪,雪中访友,他也借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与雪构成复合意象,去描绘雪梅、雪竹、雪荷、雪牡丹、雪水仙等,种种雪意象中无不涵化着徐渭内在的生命情感及其审美趣味,而这种生命情感、人心意绪的投射与外化,也承载了徐渭自身对雪意象文化内蕴的理解与诠释。探析徐渭诗画中的雪意象,其内蕴主要有三:一是雪意象愤泄穷愁;二是雪意象寄情明洁;三是雪意象清赏观美。
一、 雪意象愤泄穷愁
唐代皮日休说:“古之士穷达必形于歌咏”①。徐渭即是借雪意象极抒自己的穷愁不遇。雪意象与人生困境的联系基于雪灾是中国古代重要自然灾害之一。翻阅《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从秦汉至明清,霜雪灾害触目可见,雪深盈丈、冰集如山中,树木庐舍皆裂,竹木鸟兽冻死无算,殍徒者不可胜计。其中公元902年冬之大雪,尤为惊心,凤翔冻饿死者不计其数,市中竟卖人肉。②雪灾作为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力,超出社会正常承受能力,作用于人类生态破坏。这使得雪这一意象承载着穷愁、摧残、逆境等文化意蕴。
徐渭对雪意象的青睐正是源于这种文化意蕴。徐渭天才超轶,十余岁仿杨雄《解嘲》作《释毁》,极负盛名。徐渭诗文书画皆绝出伦辈。然其一生贫病交加,穷愁坎坷,曾经乡试八次而八次落第,后得胡宗宪重用,徐渭知兵好奇计,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都是徐渭之谋略。但后来胡宗宪下狱,徐渭惧祸而发狂,引巨锥刺击双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都没死。他又击杀继妻致死而入狱。徐渭晚年尤其贫窘。他《画易粟不得》自云:“吾家两名画,宝玩长相随,一朝苦无食,持以酬糠粃。名笔非不支,苦饥亦难支。”③ 《补屋》诗自叙:“僦居已六年,瓦豁绽椽缝,每当雨雪时,举族集盆瓮。……买瓦费百钱,已觉倒囊笼。命工勿多摊,擘艾聊救痛。”④《治冢五首》慨叹:“买地苦无资,葬地苦无术,伏地苦无亨,改地苦无
篇二:徐渭诗歌的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谈徐渭诗歌对其“本色”戏曲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王海艳
(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本色”这一范畴徐渭主要把它用于戏曲理论,是要面向“大地众生”,表现“人生本色”,也即是“真”。但是,我认为在徐渭的创作过程中,他自觉不自觉的把这一理论推广运用到了传统的诗文领域,使其抒发一己之“真我”的本色理论不仅仅限于戏曲,不仅仅是他品评戏曲作品价值的美学标准,同时也是他对整个文学创作价值的认识,成为一个普遍的美学观点。本文就试从抒写真我和尚求真奇两个方面分析徐渭诗歌中运用的“本色”创作论。 关键词:徐渭;诗歌;本色;真实
徐渭,字文长。生于明代正德十六年(1521年),死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他是十六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家、戏曲家和书画家。正如徐渭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①他在诗文、绘画、戏剧、书法及戏剧理论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他反对当时前 后七子高呼的复古思潮,提出了“崇尚自然”、“出己之所自得”的文学主张,其精华即为崇尚自我的“本色”创作论。“本色论”是徐渭戏曲理论的核心,也是明代文坛上比较重要的文学理论。下面先来谈谈“本色”论的提出及徐渭对“本色”论的认识。
一 “本色”的提出
“本色”一词最早见于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
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茜,虽逾本色,不能复化。②
刘勰以颜色的递变,说明“才颖之士”“近附而远疏”产生的弊病,“本色”指本来的颜
色——蓝、茜,并不是文艺批评的名词术语,但后代“本色”的内涵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唐人将本色用于区别乐官的服饰,设“本色官”以其服装颜色的不同来区别其职务的
不同。北宋诗人陈师道第一个把“本色”引入文艺批评领域。他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③陈师道的“本色”说以其比喻义说明各种艺术体裁都有各自的艺术特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