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章在伦敦及往事及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成章在伦敦及往事及解

吴成章在伦敦及往事及解“我自知来日无多,有一个晚年的梦想,参加伦敦奥运会参观团……以上是我的一生中唯一向上级领导部门的请求,渴望批准圆我之梦,我死而无憾。” 这是一场时隔64年的重逢之旅。从以54:25的比分大胜英国队、结束1948年伦敦奥运会全部比赛的那一刻起,24岁的中国男篮左前锋吴成章就开始等待这场重逢。他实在等了太久,64年,比很多人一辈子活的岁月还长。 平淡无奇的等待岁月里,吴成章一个人出门坐公交车去打桥牌,一个人起床锻炼,有时候和老伴看看电视,与此同时他还在默默积蓄力量,用一种原始的收效甚微的方式,搜集64年前的比赛信息,在脑子里琢磨怎么写一封信。 他说,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起,中国恢复参赛后的每一届奥运会他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知道2008年奥运来到北京,他想自己“能不能到自己国家办的奥运会去看一看”。 想来想去,他决定行动。这个1924年出生的人,“与国家联络”只知道一种方式:写信。 收不到回信的人 第一封信写于2007年。在电视上看见北京奥运会选拔火炬手,吴成章安奈不住激动,寄信给国家体育总局申请参与火炬传递。 “年轻的时候去了年老的时候能再去一下的话,那我就可以讲死而无憾。我心里面就是这么想的,我信里面也是这么说的。”在往后5年写的每一封信中,吴成章都提到了“死而无憾”。 一直到冬天火炬手选拔结束,吴成意始终没等到回信。他托在体育系统工作的大儿子、原八一队男篮主教练吴昕水打听,结果是“名额,太紧张,没办法”。当时官方公布的数字境内火炬手名额为194万人。 这件事伤了吴成童的心,“拿火炬的人可以说千千万万,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和体育一点不搭界的都有,唯有参加过1948年奥运会的没考虑”。 不能传火炬,看开幕式总可以吧。他心想鸟巢能装10万人,还能装不下他一个老运动员?2008年临近奥运,吴成章又写信了。 信寄出去,再次陷入等待之中。仍然没有回信,连孩子打听到的理由都如出一辙——“开幕式票实在太紧张”。 经历两番没有回音的等待,吴成章错过了家门口的奥运会。和过去一样,他在电视上把奥运看完了。 吴成章的大儿子、大女儿、孙子、外孙女都住在北京,多数从事体育工作,大儿媳妇李莉拿过1973年世乒赛的混双冠军,孙子和刘国粱是在八一队时的队友。被问到直接让儿孙买张开幕式门票不是更简单,吴成童有点情绪,“国家请我去那么我去,人家不请我,我死乞白赖非要去,这就没味道了,对不对?” 说归说,吴成章别别扭扭,还是给大儿子打过电话。听完父亲的心愿,吴昕水说:“哎呀,爸爸,你年龄大了,现在你顺其自然吧。” 国家不请他,家人也不请他,吴成章只能选择“顺其自然”。 “其实家里人好多不赞同,开幕式入场要等几个小时,大热天,他84岁的老头受不受得了?”外孙女王毅告诉《人物》记者,“而且他告诉我们时,票提前3周就卖光了。” 回信不一定有,但下一届奥运会一定会来。“我就是想去,我知道每四年一次奥运会嘛。”提前一年多,吴成章早早把老钢笔、旧信纸找了出来,“我还写,一届不成,我两届。” 2011年7月30日傍晚,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364天,这是习惯7点就洗漱上床的吴成章看睡前电视的时间,这一天他没开电视,家里很安静,他掩上卧室门,拨了拨床边小桌上堆着的衣服,好腾出铺一张信纸的地方。 吴成章的钢笔正楷工整、清秀,他写了好几天的信终于写到最后一段。“我自知来日无多,有一个晚年的梦想,参加伦敦奥运会参观团……以上是我的一生中唯一向上级领导部门的请求,渴望批准圆我之梦,我死而无憾。” 他把这封3页长、详细写清一生体育履历的信对折放好,关了灯。“要不要找文字好的人看一眼”,他心里迟疑了下,“就这么样吧,老找人帮忙找厌了。”他有点失眠,心里想,这是自己一辈子最后一次机会了。 信被投递给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国际奥委会、国家篮球管理中心。 一切就像一场4年一轮回的噩梦。和4年前一样,石沉大海,这些信从世界上蒸发了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 如果非要说不同,这一回,吴成章在投递前把信复印了好几份。这是他为梦想的最后一次努力,如果不行,他好留个念想。 伦敦欢迎你 每天下楼查看信箱已经成了吴成章的固定仪式。那封被他无数次想象却从未真正到来的回信,使这场仪式显得有点残忍。奥运一天天临近了,他的心情越来越微妙。 有一天吴成章打桥牌时,他和长寿桥牌协会会长汤伟璋聊起自己的故事,汤伟璋一下子就被打动了,他觉得“不是一个非分的愿望,他并没有提出出格的要求”。和对电脑两眼一抹黑的吴成章不同,汤伟璋喜欢上网,他决定尝试另外一条路——直接给奥委会主席罗格写邮件。 吴成章情愿依靠组织和国家,而不是这种被他称作“国际网联”的路子,但也没有更好的指望。 汤伟璋却投入了巨大的热情:翻拍吴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