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鸣心钢琴《练习曲》创作探究
杜鸣心钢琴《练习曲》创作探究杜鸣心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选派赴苏联进行作曲专业深造的6位作曲家之一①。他在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师从作曲家、理论家、音乐社会活动家、莫斯科大剧院院长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楚拉基教授学习作曲。在苏联的学习是杜鸣心成长为成熟专业作曲家不可或缺的锤炼过程。这一阶段更是他扎实全面地吸收西方作曲技术理论、深切感受苏俄音乐创作理念与文化传统,并将这些元素渗透进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时期。
钢琴《练习曲》创作于1954年,是杜鸣心在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时创作的第一首钢琴作品。虽然是一部习作,但充分地体现出作曲家高超、娴熟的专业技术和严谨、考究的学院作风。为了使音乐形象刻画得更丰满,音乐的情绪表达得更充分,杜鸣心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不被原有的形式所束缚,或太拘泥于形式,在运用传统曲式创作时他进行了突破与拓展。他根据音乐的体裁、题材内容、音乐情节的发展变化等作品的实际需要,来安排音乐结构,并把几种曲式原则与形式综合应用。
钢琴《练习曲》具有变奏性与三部性原则相结合的双重结构性,该作品在保持复三部曲式一级曲式部分的三大结构组合的形式下,内部材料的运用与发展又具有变奏原则,并根据作品的需要而进行灵活安排。该作品运用变奏与再现原则相结合而构成的单主题综合结构②,其音乐的发展来源于同一材料——乐曲开始五小节的主题旋律。因此从材料来看,是A、A1、A2、A3等六个变奏关系段落的平行发展,但又因为乐曲的首尾两部分及中间部分具有再现及对比关系,故在调性、织体以及速度上形成A—B—A再现三部曲式关系。
第一部分(1—61小节):由三个乐段构成,这三个乐段均是以5小节主题为基础的自由变奏。主题(1—5小节):乐曲开始的5小节是这首作品的主题。单旋律的E徵调式旋律在左手低音声部采用舒展的行板,在mp的力度上奏出,迂回的旋律以上升的态势停顿在调式的属音B上。A段(变奏Ⅰ)(6—17小节):是由两个六小节乐句构成的一个从高到低快速炫技的十六分音符跑动乐段,第11小节半终止在调式属音B,第17小节全终止在E徵调式的主和弦。连接部(18—21小节):以2小节为一个单位模进,18—19小节在C宫调域,20—21小节在B宫调域。B段(变奏Ⅱ)(22—39小节):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22—29小节在b羽调式的属和弦开始。主题在低音声部,仅是和声的发展,含有主题的节奏型及音调趋向。第29、30小节是具有连接性质的两小节。31—39小节为第二乐句,在b羽调式加4度音的主和弦开始并以此和弦结束。C段(变奏Ⅲ)(40—52小节):由5+8构成的两乐句,高音声部是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低音声部是主题的自由变奏。第一乐句(40—44小节)在A宫调式加4度音的下属和弦开始,并结束在主和弦。第二乐句(45—52小节),是6+2的结构。第45小节在D宫调式的主和弦开始并在第50小节结束在主和弦。51—52小节转到G宫调域,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结尾(53—61小节):这9小节是作品第一部分的尾声。高音声部仍然是快速流动的十六分音符,而低音声部节奏发生变化。调性不稳定,形成C—F—bB—bE—bb的连续
转调。
第二部分(62—81小节):D段(变奏Ⅳ)(62—69小节):以4小节为一单位,第一乐句在f调域。第二乐句在bE调域。声部发生变化,快速流动的十六分音符转到低音声部,高音声部以强劲有力的八分音符形式出现。E段(变奏Ⅴ)(70—77小节):仍然是4小节为单位句逗,但节奏较前更为紧凑。E宫调开始,第二乐句转至C宫调域,经过重属五六和弦、属和弦在77小节结束在C宫调加4度音主和弦。小连接(78—81小节):调性以一小节为单位,从#F—G—bA—A宫调域不断转换,引出再现段。
再现部(82—100小节):减缩再现的第三部分,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乐句:82—87小节原样再现A段的第一乐句。结尾句末加扩充的第二乐句在88小节开始在C宫调域出现新变奏,调性转换频繁:C宫—bB宫—F宫,在93小节回到主调E徵调式,在100小节结束在稳定的主和弦。
尾声(101—110小节):101—105小节主题再现,106—110小节采用变奏音型做短暂的回顾,并用极强的和弦坚定地结束全曲。Andante与Allegro的对比极富有戏剧性和趣味性。
通过微观分析可以看到,钢琴《练习曲》的音乐结构思维源于西方的曲式原则,但作曲家却不削足适履。杜鸣心在全面学习掌握西方传统结构理论的同时,根据自己对音乐创作的不同需要,做一些灵活的变通。他的创作受益于西方传统技法,但在具体写法上却有选择地汲取或加以变革。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所一直追求的对民族音乐传统的继承发扬和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学习借鉴,以及对新的音乐风格的创新探索,在留苏习作中就已得到了充分体现。
(注:本文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