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九世纪渤海与日本关系——东亚贸易圈中的渤海对日贸易.PDF

九世纪渤海与日本关系——东亚贸易圈中的渤海对日贸易.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世纪渤海与日本关系——东亚贸易圈中的渤海对日贸易

《日本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年 九世纪渤海与日本关系 ——东亚贸易圈中的渤海对日贸易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马 一虹 在古代东亚国家、地区间关系上,九世纪是一个以贸易为中心的时代,对于这一点,学 界似乎已达成共识,而且应该说已经有了为数不少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几乎都是围绕唐、新 罗与日本三国间关系展开的,而对自八世纪二十年代起就开始的渤海与日本的关系,则完全 没有给予重视。有些研究指出,以八世纪六十年代为转折点,渤海日本关系也由政治、军事 为主流转向贸易交流为中心,但究其详细,依然是模糊不清的。这也可能是由于唐、新罗与 日本间的贸易性质是属于民间的,而渤海与日本之间自始至终都保持在国交关系的层面上, 两者关系性质不同所使然。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唐和新罗对日关系的态势,特别 是在人员与物质的交流方面,对渤海就完全没有影响吗?另外,在九世纪日本国家的对外意 识和政策中,新罗的影响不可忽视。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新罗的问题受到重视,而渤海 的影响则几乎完全隐没在其阴影中。本文试图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九世纪,特别是四十年代 以降渤海的对日外交政策、日本朝廷对渤海的认识与态度,进而考察渤海与日本通交的实态、 以及东亚贸易圈中渤海对日贸易的内容与地位。 一 九世纪的渤海王权与对外贸易政策 在统治长达56 年,奠定了“海东盛国”基础的第三代王大钦茂(737~793)死后,渤海 的王权受到了来自同族有势力的“国人”层的制约,王位继承陷入混乱。其结果,大约在818 年,王位从初代王大祚荣系转至其弟大野勃系,大野勃的四世孙大仁秀成为第十代王(818~ 830 )。《新唐书·渤海传》记载,大仁秀“颇能讨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有功”;《辽史·地 理志》兴辽条记载,唐元和年间,渤海王大仁秀“南定新罗,北略海北诸部”。一般认为,在 大仁秀统治时期,渤海统治安定,达到了领土扩张的全盛期。 830 年大仁秀死后到第十三代王大玄锡在位(871~893 )的约六十年间,渤海在前代诸 1 王经营的基础上,文物制度整备一新,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这一点在渤海派往日本的使节 团的人员构成等方面也有所反映。资料显示,八世纪中叶以后,大仁秀治世前,渤海使节团 的大使多由文官担任 1;但是这些文官的实际职务是含混不清的。而大仁秀之后,这一职务 均由政堂省和文籍院官员出任2 。另外,使节团的规模也基本固定在一百零五人左右。 渤海与日本,自727 年起至926 年渤海灭亡止,官方往来历时两百年。以往的研究多集 中在八世纪,这也是有其道理的,因为渤海对日首次派出使节团是在八世纪,当时整个东亚 局势紧张而微妙;之后,又遭遇了安史之乱这样的历史性大动乱,日本还因此出台了联合渤 海征讨新罗的计划,可谓动荡的八世纪。渤海与日本关系的定位,也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 日本的统治阶层将渤海与新罗同样置于藩属国地位,并据此强行要求渤海以君臣关系,但因 渤海不甘屈从,双方围绕着外交文书的形式展开过长期的交涉,甚至在大钦茂时代还发生过 渤海被迫修改国书的事件。但是其后,特别是九世纪后,双方间不再见到严重的冲突。至少 从现象上看,大体在819 年李承英出使日本之后,渤海开始在对日外交中居于下风。 以上是进入九世纪后渤海对日外交的基本态势。令人不解的是渤海政府所采取的不合常 理的做法:如果说渤海在对日交涉之初就力争对等立场,那么随着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其对 外立场相应强硬起来才是正理,王权的成长,对外开始表现出优越感,向周边诸国炫耀其王 权的正统性并强调王在统治集团内部的超越性。事实上大钦茂在第一次致日本的国书中就已 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3 。然而,外交的理想与现实常常是悖谬的。九世纪渤海的对日外交就 是一例。渤海明确地将自己置于朝贡国位置,对日本方面积极迎合。究其原因,这是由渤海 的国家结构和统治方式决定的。换言之,即是保证对领内靺鞨诸部的统治而采取的政策。 渤海的发展,是以粟末靺鞨和旧高句丽人为统治基盘,通过不断地对周边的靺鞨诸部的 蚕食而实现的。靺鞨并不是一个单整的结构,而是由文化内涵相似而又各异的人群集团组成 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渤海是一个多民族政权。被收入其领下的各部在语言、生活习惯、社 会发展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难以实行整齐划一的统治。在这种状况下,渤海保留了各个部 首领原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