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国际信息经济学.doc
浅析国际信息经济学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由工业经济过渡到信息经济,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国际化趋势,全球经济信息系统,特别是国际金融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世界经济发展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这种环境下,以世界信息经济发展,特别是国际信息贸易为背景和理论视野的一门新兴经济学科—国际信息经济学,也应运而生。本文试图就国际信息经济学研究概况与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内容及主要方向,现存问题与未来发展等论题做初步探讨。
一、研究概况与研究对象
信息经济研究肇始于1962年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和1963年日本梅掉忠夫《信息产业论》。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将社会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如信息设备生产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如企业内部信息部门),并对1967年美国信息贸易规模进行测算,结果为:美国1967年的国际收支有49亿多美元的盈余,其中,一级信息部门的国际收支有29亿多美元盈余,国际收支盈余中59写以上于一级信息部门。鲁宾和萨普(1981)对美国信息部门发展的测度,进一步证实波拉特观点,他们认为,美国信息产品和服务出口值从1965年占GNP的0.56%上升到1978年1.29%。然而,在70年代,世界各国还未形成独立的国际信息经济研究。
将信息经济作为一个全球化概念纳入国际信息经济学研究,始于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梅尔慕·贾斯瓦娜(198压1983),赫伯特·多尔迪克(1984),盖扎·费克特库蒂和乔纳森·阿伦逊(1984),加雷斯·洛克斯利(1986),以及乔尔·赖登伯格(1988)等,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邓·兰伯顿(1980一1986),尼尔·卡卢纳尔顿(1980一1”1),阿伦·卡梅伦等(1981),新西兰梅西大学经济系汉斯·恩格尔布雷希特博士(1983,1992)等,日本中央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斋藤尤(1986一1989),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增田米二(1984)等,前苏联经济学家勃·杜布罗文斯基(1985),茨维列夫(1991)等,德国沃尔夫冈.西烈格(1983)和M·维德迈尔(1991),加拿大D·德鲁切尔(l992),以及匈牙利约瑟夫·萨博等(1985)学者,对于国际信息经济研究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在这种国际学术研究条件下,以国际信息经济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经济学科—国际信息经济学正在形成。
二、研究范围、内容及主要方向
就目前研究进展来看,国际信息经济学涉及范畴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内容,即国际信息经济理论与方法,国际信息经济发展与跨国比较,世界信息产业与国际信息市场,国际信息贸易,以及世界信息资源与国际信息经济政策。
1.国际信.乞经济理论与方法
国际信息经济理论主要以马克卢普、波世界经济拉特和鲁宾建立的一般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为基础,以世界经济学或国际经济学理论为背景,讨论世界信息经济、跨国信息经济比较、世界信息产业与信息市场、国际信息贸易等领域的问题而形成的理论形式。例如,通过测度国际间信息贸易结构,探讨国家之间或地区集团之间的信息合作问题。又如,以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为蓝本,研究信息交流与信息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经济效用和社会影响。
国际信息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借助信息经济测度中出现的投入一产出模型,及乘数方法,并大量吸收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而形成。因此,我们认为,国际信息经济学是在宏观信息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90年代,国际信息经济理论侧重探讨的两大主题,分别是国际信息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状况和世界信息经济的未来。此外,世界信息经济的形成与特征,国际信息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信息贸易对世界经济相互依赖性发展的影响等论题,也受到特别的重视。
2.国际信息经济发展与跨国比较
自波拉特理论建立以来,世界上已有十多个国际(地区)和经济组织应用波拉特理论、或在对波拉特理论做适当修改基础上,对本国(地区)和经济组织成员国的信息经济规模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和经济组织中,经合组织(OECD)九个成员国(1981)、欧共体(1986)、日本(1982)、澳大利亚(1982,1987)等国家和经济组织分别完成对本国(组织)信息经济的考察,从而为国际信息经济测度比较奠定了基础。
1981年,经合组织及该组织科技局赫·加斯曼对美、日、英和法等国信息经济,特别是信息部门就业人数的增长,信息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地位,做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并发表正式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同年,卡卢纳尔顿和卡梅伦以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两国为研究案例,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信息经济结构和规模进行技术性比较分析;1982年,日本通讯与经济学研究所完成对日本信息经济规模的初步调查和研究;198201984年,兰伯顿对西方发达国家(美、日、英、前西德和澳大利亚等国)信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新教材】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计划(全35页)(2024年).doc VIP
- 二 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ppt VIP
- 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ptx VIP
- 2020年版中国药典药物检测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 2025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技术路线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docx
-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 季浏PPT课件.pptx
- 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 测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家用空调主板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docx VIP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