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上结果除去请求权在国家责任体系中的地位(2).pdfVIP

公法上结果除去请求权在国家责任体系中的地位(2).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法上结果除去请求权在 ‘‘ 国家’’责任贝7l工体系中的地位 程明修’ 一、前 言 受德同于1949年后,由彼邦学与行政法院所发展出的国家责任中之一种 制度,同时原始概念上是一种以自然上回复原状(naturaleWiedergutma— chung)为目的之“国家责任”②。德国学说发展至今,其间又有若干转折。 其中包括实体法上与程序法上两种面向的观察。相对的学说争议在台湾 地区二元的审判权划分体系下,亦造成相当大的困扰。台湾地区“国家赔 偿法”上虽亦有回复原状的制度,但其内涵以及与结果除去请求权的关系, ·感谢台湾东吴大学法律系研究所硕士班陈仲妮小姐在文字上的费心校正。作者系台湾东吴 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ftirhoheitliehes Unrecht”)”而言;广义的理解则尚可将。国家”合法行使公权力所生损失填补责任、 国家危险责任、国家风险责任、公法上之返还责任、公权力主体的私法行为责任以及公法契约责任 等包含在内。参考。董保城、湛中乐.国家责任法——兼论大陆地区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2005年, ff. 第l页以下;FritzOssenbtjhl。Staatshaftungsrecht,5.Aufl.,1998,S.1 98 Rn.96. ② Bender,Staatshaftungsrecht,3.Aufl.,1l。S.38 V91.Bernd 154 国家赔偿的理论与实务 并不清晰⑦。本文尝试将德同学说上有关此一法律制度的演变加以说明, 希望有助于台湾地区“围家责任”体系之理解。 98 二、德国学说理论之演进——1 1年前的论述 (一)“执行”结果除去请求权 学说上有关“结果除去请求权”理论之发轫,据信④当系巴候夫(Otto Bachof)于海德堡1951年所提出之教授资格论文⑤中,首先加以体系化⑤。 鉴于战后联邦德国行政法院法(VwGO,1960)未施行前,根据占领区行政 命令所实施的行政诉讼制度、各邦宪法以及波昂基本法(西德联邦宪法)均 已逐渐扩大对于人民公法上权利之保护。在行政诉讼制度上借由概括主 义⑦、不作为诉讼的实行以及基本法第19条第4项⑧作为宪法根据,已逐渐 ⑦参考,城伸模,“论国家赔偿制度之新展望”。同作者。《行政法之基础理沦》,1991年增订初 版.第776页;“从行政法观点论台湾实施‘国家赔偿法’之相应整备”,同书.第817页。 ④ Heirich der V91.Halls Rupp,Grundfragenheutigen und Verwahungsrechtsverhalmis,2.Aufl..1991(1965)。S.259. auf eiNer ⑤ Bachof,Die VornahmeAmtshandlung, Vg|.Otto verwahungsgerichtlicheKlage eine fiberdenOffentlichrechtlichen nachAufhe— zuglcichUntersuchung Folgenbeseitigungsanspruch eiFle8 bung rechtswidrigenVerwahungsaktes.1951(2.Aufl.,1968). ⑥ 有关巴候夫理论的汉文论著,参考,刘淑范.。公法上结果除去请求权之基本理论”,政大法 学评论,第72期,第5页以下。 ⑦承认凡是公法上(但非宪法上)之争议,行政法院对之应均有审判权。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