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路径图引导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pdfVIP

三维路径图引导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维路径图引导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pdf

广东医学 2013年3月 第34卷第5期 GuangdongMedicalJournalMar.2013,Vo1.34,No.5 · 719 · 三维路径图引导在颅 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 应用 范华。,汪建华 ,张顺 ,邱广平 ,陈飞宇 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 介入治疗科,干细胞实验室,神经外科 (315010) 【摘要】 目的 探讨平板旋转血管造影结合三维路径图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进程中的价值。方法 将40 例确诊颅内动脉瘤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二维组(在二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三维组(在 三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x线辐射剂量、透视 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三维 组手术时间(39.15±9.96)rain明显少于二维组[(54.加 ±7.70)ra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一5.415,P= 0.00o);三维组x射线辐射剂量 (184902.4±53479.4)mGy·c 明显少于二维组[(239734.5±48555.2)mGy· c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一3.395,P=0.002);三维组透视时间(840.35±381.7)S明显少于二维组 [(1161.45±503.25)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一2.273,P=0.029)。结论 应用三维路径图引导进行颅内 动脉瘤介入治疗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透视时间、x射线辐射剂量。 【关键词】 数字减影三维重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路径图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 ,其初次出血病死 200~250PSI。造影剂选用碘必乐 (370mgI/mL)。探 率约为 15%,再次出血病死率接近50% 。及早对颅 测器视野在旋转造影时为48cm,治疗时用 19cm。 内动脉瘤做出明确诊断并予以积极治疗是挽救患者生 如需二维路径图引导时按控制面板上的二维路径 命的重要手段。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相关产品的飞速 图键,在透视下注射造影剂制作二维路径图,造影剂用 发展,越来越多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介入治疗手段 量4~6mL/次,透视时间2~4s直至血管影像最清晰 免除了开颅手术的创伤,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以 时松开脚开关;需三维路径图引导时选择床边触摸屏 往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多依靠二维路径图引导 ,但 上 “3D—Roadmap”键,3D工作站 自动生成三维路径 当投照位置改变时术者需多次在透视下推注造影剂制 图,无需透视和推注造影剂。弹簧圈填塞过程中视情 作路径图。而应用三维路径图引导时可以在一次旋转 况加做 2D—DSA确定填塞情况。介入治疗由以上 2 造影基础上完成。投照位置改变时亦无需额外透视和 位经验丰富医师共同协作完成。 推注造影剂 ,提示应用三维路径图引导比应用二维路 1.3 图像分析及辐射剂量测量 影像资料由2位资 径图引导有更大的优势。本文通过两者 比较,旨在探 深神经外科介入医师共同阅片分析判断。确诊动脉瘤 讨三维路径图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进程中的价值。 后在3D工作站上依据三维影像选择最佳展示瘤体 、瘤 1 资料与方法 颈的工作体位并测量瘤体 、瘤颈大小及相关载瘤动脉 1.1 一般资料 对 2011年 3—11月间经DSA检查确 长度作为微导管塑形的参考。手术完毕,记录透视时 间(fluroseopytime,FT)、手术时间 (operationtime,OT, 诊单发颅内动脉瘤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造影显示各 计算 自全身麻醉完成后开始至造影确定颅内动脉瘤填 支血管迂曲程度 尚可,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40例 , 塞完毕,不包括麻醉恢复时间)、x射线照射剂量面积 其中二维组20例 ,男13例 ,女7例,年龄39~7l岁,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