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让人流连忘返地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物馆——让人流连忘返地方

博物馆——让人流连忘返地方『 引子 』 前一段时间故宫博物院连曝“十重门”—“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哥窑门”、“瞒报门”、“屏风门”、“拍卖门”、“封口门”、“门票门”和“古籍门”,将人们的目光引向那些看似庄严肃穆、高深莫测的博物馆。 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笔者带着浓厚的兴趣,遍查相关资料,对中外博物馆的方方面面,做了一回浮光掠影式的探究,试图揭开现如今中外博物馆之神秘一角。 『 视角一 』 “是名画总会被偷的” 2011年5月8日,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在北京故宫斋宫举办的展览《交融—两依藏珍选粹展》,发生展品离奇失窃事件。一个小毛贼竟然连闯几关无障碍,将展品顺利偷出故宫。公众为之哗然。 其实,类似的失窃案件在国外的博物馆时有发生。毕加索的《鸽子与豌豆》、马蒂斯的《田园曲》、布拉克的《埃斯塔克的橄榄树》、莱热的《静物吊灯》以及莫迪利亚尼的《持扇的女人》等价值1亿欧元的艺术品在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失窃;埃及的马哈茂德·哈利勒博物馆收藏的价值至少5000万美元的梵高名画《罂粟花》被人从画框中切割后盗走;大英博物馆2004年连续两次发生中国文物失窃案件,15件中国珠宝首饰艺术珍品不翼而飞;在美国的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内,两名盗贼从容摘走墙上的13幅名画,其中包括伦勃朗、莫奈等人的作品…… “全世界失窃的艺术杰作可以组建一座博物馆,堪比世界上任何一家最伟大的博物馆。”美国研究艺术品犯罪的学者爱德华·多尼尔克在他的《是名画总会被偷的》一书中这样说。失窃艺术品的数量和档次可见一斑。据美国艺术品失窃登记处2010年的报告称,自1976年以来,英国是全世界艺术品失窃最多的国家,共有53709件艺术品遭窃;美国位居第二,有21079件失窃艺术品登记在案;法国、意大利分列第三位和第四位。近年来,失窃艺术品的数量还在逐年增加,而被找回的只占5%左右。 博物馆发生失窃案例,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管理混乱,二是玩忽职守。以《罂粟花》的失窃原因来看,主要是马哈茂德·哈利勒博物馆内安全防范工作不到位。据说当时馆内共安装了43个摄像头,但被盗时只有7个在工作,即使这7个也不都好使。大英博物馆内有着非常先进的报警系统,但当盗贼撬开锁的时候,不知何故,报警器竟然不响。发生在美国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的盗窃案更有意思—两个化装成波士顿警官的盗贼敲门称发生骚乱,要求进入博物馆例行检查,工作人员毫无防范地为他们开了门。盗贼将工作人员捆绑后,顺利地摘走了墙上的13幅名画,在81分钟的时间内对博物馆进行大洗劫,然后逃之夭夭。被绑的工作人员竟然睡着了,没有及时报警。 这一切似乎都印证了西方著名的“墨菲定律”—“凡事只要可能出错,就会出错。” 据了解,在发生艺术品盗案的国家中,英国是登记失窃艺术品数量最多的,竟占到失窃艺术品总数的四成。美国以占总数16%而位列其后,另几个艺术收藏大国如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也名列前茅。所幸的是,艺术品失窃的统计多以西方艺术品为主,中国的艺术品馆藏量丰富却并未出现在这个榜单的前列。尽管前些年有一部电视剧《九一八大案》,表现河南洛阳博物馆的文物盗窃案的侦破经过,曾经热播一时,但此类案件在我国的发生率毕竟是凤毛麟角,绝无仅有,希望这个状况能一直持续下去,让文物永远平安。 『 视角二 』 中国博物馆落后在软件 今年4月,笔者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感触颇多。从“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从过去相对简陋、单调的展厅设计和布置,到如今的现代化设计和高档次的装修装饰,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已成为国内顶级、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但置身其中,除展品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之外,博物馆的呆板氛围和工作人员冷冰冰的面孔都让人难有亲近感。展馆内被安置多名工作人员,他们不懂得展品的奥秘,也不能为观众答疑解惑。相反,令人感到一种震慑的压力。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报告(2010年度)》,全国有82个博物馆参评,总体运行评估平均总得分为65.00分(满分100分)。在藏品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教育、公共关系与服务、博物馆管理与发展建设这五个评比项目中,民众普遍对博物馆的硬件方面较为满意,而得分低的有两个:“科学研究部分”和“公共关系与服务部分”,都是软件服务。 在中国,如果你到博物馆参观,常能见到展品旁树立的“请勿抚摸”的牌子。而国外的博物馆往往是鼓励观众参与展出活动,如英国的军事博物馆,观众可以爬进展出的老式战斗机,去亲身体验一下飞行员当年作战的感受。该馆还在展示二战历史时,特意布展了一条二战样式的战壕,观众可以随意跳进去学做一回当年的老兵。 国外的许多博物馆都设置了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