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老年人进行声乐教学建议
对老年人进行声乐教学建议摘 要: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每个老年人的生活向往,而老年声乐教学是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老年声乐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仍存在着种种问题,影响了声乐教学效果。本文对我国老年声乐教学的现状、问题等进行分析,提高老年声乐教学效率。
关键词: 老年人 声乐教学 心理特征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精神生活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老年大学、老年活动室、老年合唱队等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其中声乐学习就是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声乐练习可以增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但我国老年声乐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试图对老年声乐教学进行分析,以求为老年声乐教学工作尽绵薄之力。
一、老年声乐教学的特点
(一)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退休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较大的改变,面对退休前与退休后的巨大生活反差,许多老年人并不适应,容易产生消极、悲观厌世的情绪。研究发现,老年期中枢神经有过度活动的倾向,这导致老年人的情绪体验比较强烈,一旦发生情绪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老年人的机械记忆、短时记忆能力下降,无意识记忆也在逐步减弱,视觉、听觉、内部感觉等方面的能力下降。
此外,老年人的内脏、肌肉、器官、声音等都逐步衰老,如咽喉肌与结缔组织萎缩,声带显露充分;喉黏膜上皮变薄,薪膜弹力纤维断裂;环状软骨与构状软骨都逐渐硬化。这些导致老年人发声力弱、发声不持久、声音不洪亮不饱满。
(二)老年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老年人爱好音乐,希望通过音乐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但很多老年人没学过声乐知识,没受过系统的发声训练。[1]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老年声乐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如教材与教学大纲不统一、教师与学员的流动性大、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指导、学员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学员的年龄跨度较大等。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矛盾冲突十分明显,如师资力量的薄弱与日益增加的学生数之间的矛盾;老年人发声器官的老化与声乐教学的矛盾;老年合唱团中学员的音准问题与排练整体要求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影响了老年声乐教学,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对老年人进行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老年大学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出发点就是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歌声中找到自信与快乐,使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因而在老年声乐教学中应注意方法、讲究艺术性。老年人比较爱面子,生怕别人说自己不行,在与他们交流时应注意语言的艺术性,维护其自尊,用巧妙的教学手法激发其学习兴趣。[2]在常规训练中,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讲解气息运用,做好示范,教师范唱应优美动听、声情并茂;选择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的怀旧歌曲作为学习的内容,这样就容易与老年人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其学唱热情。
(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在声乐教学中,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如练声的强度要因人而异,允许学员根据自身状况把握强度;针对老年人声带松弛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音域进行训练;在讲解过程中语速要慢,声音要洪亮,做到不厌其烦;训练中应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做到劳逸结合、松驰有度。由于学员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应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既要照顾全局,又要兼顾个别学员,可以将集体课与个别辅导课结合起来,在齐唱中穿插独唱练习。由于老年人记忆力较差,在教学中应反复讲解歌唱原理与发声的依据,让老年人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指导他们进行实践练习。
三、对老年人进行声乐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进行查漏补缺
老年声乐学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老年学员没有音乐基础,对乐理、视唱练耳等不甚了解,甚至不认识简谱。因而,应充分了解学员的声乐基础,及时查漏补缺,通过讲授基本乐理知识让学员学会识别音程、和弦、调号等,还应强化音准、节奏、音乐记忆等方面的训练,使其掌握基本音乐技能。在教学中应让学员了解音乐学习的规律,使其认识到声乐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帮助学员克服依赖心理、胆怯心理,让学员自信地走向舞台。
(二)加强声音训练
声音训练的前提是呼吸训练,由于生理衰老、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等原因,许多老年人歌唱时会出现“气短”的现象,因而在教学中应对学员进行呼吸训练,让学员用鼻子与嘴同时吸气。如吸气应吸得深而轻柔,使人听不出半点声息;呼气时应保持吸气时的状态,呼出的气息应均匀且平稳舒缓。在练声前可以让学员想象自己站在花园中,用鼻子和嘴闻花香,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员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逐步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对于声音的训练,可以找几个最容易唱响的音来练,练好之后再向两头扩展音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