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柬埔寨Prek Tamak湄公河大桥及Prek Kdam洞里萨河介绍.doc

柬埔寨Prek Tamak湄公河大桥及Prek Kdam洞里萨河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柬埔寨Prek Tamak湄公河大桥及Prek Kdam洞里萨河介绍

柬埔寨Prek Tamak湄公河大桥及Prek Kdam洞里萨河介绍摘要:柬埔寨Prek Tamak湄公河大桥、Prek Kdam洞里萨河大桥是两座位于湄公河及洞里萨河上的桥梁。两座桥梁的建设对于完善柬埔寨的公路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座桥的建设,使得8号公路成为了东西向的主干道, 使得5号公路和6号公路相连通,为两条路的交通量的互相分担及扩建为4车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柬埔寨Prek Tamak湄公河大桥,Prek Kdam洞里萨河大桥,5号公路,6号公路,8号公路,连续-刚构组合体系 柬埔寨Prek Tamak湄公河大桥跨越湄公河,位于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的东北方向,距离首都金边约23公里,大桥连接6号公路和当时待建的8号公路。柬埔寨Prek Kdam洞里萨河大桥跨越洞里萨河,位于金边的西北方,距金边约29公里,大桥连接5号公路和61号公路。两座大桥的建成使得5号公路、61号公路、6号公路连接成网,并和8号公路一起形成东西向交通主干线,对于进一步改善柬埔寨公路交通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签订的框架协议,两座桥梁均采用中国规范及标准作为设计及施工的依据。 一、 气象、水文及区域地质 1、气象 柬埔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气温很高,终年如夏。全年分为雨、旱两季。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至第二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29—30℃,年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14℃,年平均月最低气温:21.7℃,年平均月最高气温:34.9℃,其中以十二月到一月份最凉,以四月为最热。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mm左右。 2、水文 湄公河是柬埔寨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上游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流入老挝境内后,称为湄公河。湄公河由北向南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而注入南海,长约2600公里,包括上游澜沧江在内,全长4667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为东南亚最大的河流。湄公河在老挝万象以上为上游,水流湍急,不能通航,从万象到柬埔寨金边为中游,河道逐渐开阔。本工程桥址位于中游,河道宽度为650米左右。 湄公河水位季节性变化大,桥位处高低水位高差达到10m,水流流速季节性差异大,洪水期间水流流速大,泥沙携带量大,施工图勘察初期主河槽流速达1.5~2.0米/秒,河水呈黄褐色。随着11月旱季的开始,水位迅速下降,每天下降10~12cm,水流流速逐渐减慢,水质也逐渐变清。 洞里萨河是柬埔寨第二大河流,全长120公里,该河是洞里萨湖的出口,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在金边与湄公河汇合。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湖泊,同时也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在雨季,由于湄公河水位高涨,湄公河水自金边倒灌入洞里萨湖,导致洞里萨湖面积暴涨,减缓了对下游的冲击;而在旱季水流则从洞里萨湖流向金边,起着补充湄公河的作用。桥位位于洞里萨河下游,河网密布,是典型的平原区漫滩河流地区。桥位处洞里萨河在旱季和雨季最大水位差达10m。 3、区域地质 根据区域资料,柬埔寨未见新构造活动痕迹,属于构造稳定区域,柬埔寨历史上无地震记录。地震基本烈度按Ⅵ度考虑。 两座大桥桥址区地下水一般为赋存于浅部冲洪积砂层内的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赋存于下伏岩体内裂隙孔隙水。浅部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在冲洪积砂性土类。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岩层裂隙中,受上部砂层补给,总体水量较贫乏。水质良好,为淡水。 二、 Prek Tamak湄公河大桥 1、地形地貌 Prek Tamak湄公河大桥位于湄公河冲积平原,桥位处地势平坦开阔,水网密布。地面标高介于5.2~7.4米。湄公河由东向西南延伸,桥址区河道顺直,河床为“U”形河谷,呈现两岸斜坡较陡,河床底部宽平的特点,河床最低标高为-30~-31米,河床切割深度36~37米。 2、地层岩性 湄公河大桥桥位处湄公河具有平原区河流的特点,河床左右摆动明显,桥址区河床现在处于向东摆动状态,东岸侵蚀、西岸堆积。结合勘察得到的地质剖面分析,西岸上部地层为湄公河全新统堆积的松软粘性土及砂性土,厚度达20~30米。而东岸仍保留全新统、更新统冲湖积厚层硬塑亚粘土,在地貌上形成两道陡坎。 桥位区地处广袤的湄公河冲积平原,第四系分布广,厚度大,根据勘探成果,第四系覆盖层达40~45米,主要为湄公河冲积、湖积、冲洪积堆积层,湄公河西岸上部以松散砂土及软塑粘性土为主,东岸上部以硬塑粘性土为主;下部分布冲洪积砂土为主,中密状态为主。下伏风化基岩,岩性以钙质、泥质胶结砂岩夹泥岩,风化层厚度大,局部岩石受构造基岩,呈碎裂岩状。 3、湄公河大桥通航净空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航运通道,在雨季载重5000吨的船只可以从越南湄公河河口直通柬埔寨金边港。本桥位于柬埔寨湄公河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