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材料综合使用对水彩画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材料综合使用对水彩画影响

浅谈材料综合使用对水彩画影响摘 要:水彩画以其淋漓清新、透明酣畅的独特视觉效果与自然碰撞出灵动之美。随着材料的不断涌现,在材料择取及运用上显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势头,水彩画艺术家们通过对材料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挖掘,为水彩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元素,极大地丰富着水彩画的表现领域,拓展者水彩本体语言的表达技巧,创造着水彩新的未来。 关键词:水彩画;材料;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J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34-01 一、水彩各材料元素艺术特色 吴冠中先生曾评论水彩其特点就在于“水”和“彩”。它妙在水色相结合,水与水的交融,色与色的浸透,使其产生虚实之叠错,雅致之空灵,无限变幻之遐想,奇妙之变奏。 材料一:水 水,是水彩艺术表现的主要媒介,被称之为水彩的生命与灵魂。水的灵性为水彩画带来了清新、明快与俏丽之韵。善用水者,水随人意。在创作的精神驱动下,让情感借助水的律动、流淌、聚集、扩散和分解,纵情挥洒,畅叙情怀,仿若浑然天成,聚散之间,虚实相生,水韵飘渺而朦胧。 材料二:颜料 水彩颜料的透明性,使其在调配过程中外化出了特定的艺术语言。水彩颜色依靠纸的本色来体现层次、色光与明度。混合与透叠是其重要的调色手段。直接调出的颜色与透叠之后出现的颜色或许在色相较一致,但所展现出的层次、质感、量感、色感及韵味会有很大的区别。这种色料涂层之间的混合、重叠、并列、渗透的错落搭配产生出的斑斓肌理和微妙视觉,让人从心理上产生无限瑕想。 材料三:笔 水彩画笔的储水力和湿润后的弹性对作画时水分的控制与掌握、色彩的饱和度及笔触的挥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彩画落笔无回,只能加不能减的特点要求画面的水、形、色三要素在一笔之间同时到位,而这却非易事。干画法为主的作品,应做到充实而不繁琐,下笔肯定而不干枯,色泽透、亮、明而不浑、暗、浊;湿画法为主的作品,应做到流畅而有力量,滋润又充实,不空洞,不疲沓,因此这些都对水彩笔有着严格的要求。 材料四:纸 水彩纸的纹理与质地的微妙差别会使肌理产生丰富的变化。因此,如何创造出耐人琢磨的肌理视觉感,如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与纸的特点相得益彰,如和传达相应的审美意象等已成为众多画家追逐的命题。 二、材料的综合使用增强水彩画艺术表现力 (一)媒介的混合搭配 水彩中几乎所有的颜料都要用水调和,但往往稀释后的颜料会显得苍白、单薄,色彩的力度和饱和度都难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所以画家们开始研究材料的混合性使用技巧。 例如,有的画家在颜料中加入胶状媒介物,使画在不吸收水的纸上产生出自然的点状肌理纹样,这种肌理在画面中呈现出既抽象又具象的涂饰,加之透明水彩肌理的恰当运用,形成了一种造型硬朗、结实而透明的视觉效果。还有利用水与油不易相融的特点,着色时蘸一点油性媒介,使出现斑斓的油渍成像,使平凡的色块增加变化;利用洗洁精不是简单地溶化颜料。也不是分离水和色的特点,来使颜料在其作用之下变幻成为一种婉蜒、游离、神秘莫测、似溶非溶的状态,颇具抽象意味。 (二)笔的多样选择 在画笔的选择上,白云、油画笔、喷笔、海绵团、色粉笔等也被广泛运用,所产生的绘画特性耐人寻味。 (三)纸张的延伸与拓展 为了克服水彩日渐灰、暗、淡等缺点,黄增炎先生就曾发展性地在水彩纸上刷上丙烯涂料,使加工过的水彩纸更加结实耐磨,可以反复洗擦修改,画面也变得结实、厚重,线条流畅奔放。同时,用严格控制的干湿笔反复摩擦,时不时滴上清水,周反数次,使画面获得了丰富而厚重的边线效果。使其作品洋溢着厚重、力度与空间,浓艳中却又不失水的韵味。 三、结束语 水彩画中综合材料的创新、运用是值得尊重的,我们可以借鉴、转化各式语言,让水彩艺术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超越常规,求新求变,让画面体现出不同材质美感,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防范脱离审美主体需要,一味沉溺于追逐效果呈现或玩弄材质肌理,因为那样只能让水彩陷入片面与肤浅,失去本性,走上形式表面化。因此,在创新的同时要把握尺度、量度,在改变材料的同时,改变观念,让绘画工艺术思想、修养、学养等紧密相连,使水彩艺术材料语言形式的探索与创新以耳目一新的表现形式彰显美的价值,与画家的情感表达相统一,为审美意味服务,以艺术品格和崇高的文化精神品格体现为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彩进人一个更宏大、更广阔、更自由的艺术领域,迎来水彩发展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中国水彩期刊丛书——中国水彩[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