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人名的使用及其意义——尊卑、统属与责任.doc
中国古代人“名”的使用及其意义——尊卑、统属与责任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人名使用 尊卑 统属 责任
关于秦汉以来中华帝国的结构及其构成原理,是涉及中国 历史 基本特点的重要问题,中外学者解释颇多。其中以马克斯·韦伯(Max 6D15为东海郡旁边的沛郡太守谢长憙遣吏问师饶起居的名谒,其文云:
进东海太守功曹
师卿
沛郡太守长憙谨遣吏奉谒再拜(正面)
问
君兄起居南阳谢长平(反面)
师饶投给他人的名谒见简YM6D23,则做:
进长安令
儿君(正面)
东海太守功曹史饶谨请吏奉谒再拜
请
威卿足下 师 君兄(反面)[32]
两相比照,不同场合下师饶的称呼截然不同。他人遣吏拜谒师饶时,名谒上只出现师饶的姓、尊称“卿”[33]与字,而没有他的“名”,投谒者则要具名。一旦师饶要投谒拜见他人,则要向对方称名。实际上,现在所见到的两汉三国时期的所有名谒中,投谒者均要自书其名,对方则只出现姓、字,或完全不出现。[34]无论是问起居,还是带有其他目的,投谒者均是要利用投名谒,拜会等来保持双方的联系,或为对方所赏识。简言之,往往有求于对方,故采取 “自卑而尊人”的办法。在日常交往中,借助于“名”的出现与否显示交往双方的地位尊卑高下。[35]
这种做法到后代已发展到“日用而不知”的地步,人们对于其来历与朔义已逐渐遗忘,后人的解释也难得要领。十六国后秦时邵弘曾详细阐发过“名”与“字”的用法。他说
君之于臣,先生之与其门人,名之可也。至于同官之于僚党,同姓之于昆弟,同门之于朋友,可以称其字而不可斥其名。故《公羊传》曰‘名不如字’者,非谓其人之名不如其字尊,乃谓为人所字则近乎见尊,为人所名则近乎见卑也。……名者,己之所以事尊,尊者之所以命己。字则己之所以接卑,卑者之所以称己。未有用之于尊而为卑,用之于卑而为尊者也。[36]
对于名、字的使用规则,邵弘有清楚认识,也符合先秦以来的礼制,但他已不了解先秦时期“名”亦有卑贱一层含义,虽然知道“为人所字则近乎见尊,为人所名则近乎见卑也”,却说不出所以然。所谓“名不如字”实际出自《谷梁传》庄公十四年,说的是对诸侯的不同称呼在尊重程度上有別,“州不如国,国不如名,名不如字”。《谷梁传》的承认称名的尊重程度不如称字,这也是基于传统上“名”有卑贱之意的观念,而邵弘却说“非谓其人之名不如其字尊”,显然未得要领。
时至唐代,人们对于“今人或称字而不称名”习惯更是不甚了了,颜师古虽然作了答复,仅说“此皆举字以相崇尚,名则其自称也。历观古人通人高士,言辞著于篇籍,笔迹存乎纸素。在身自述,必皆称名,他人褒美,则相呼字”[37],意识到“名”用来自称,他人用来赞美某人则称“字”,只是举例描述了使用的场合,却说不清真正的原由。
这种称“名”的做法应是与古人对“名”与“所名”间的密切关系的认识分不开。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根据诸多部落社会的现象指出“未开化民族对于语言和事物不能明确区分,常以为名字和它们所代表的人或物之间,不仅是人的思想概念上的联系,而且是实在的物质联系,从而巫术容易通过名字,犹如通过头发指甲及人身其他任何部分一样,来为害于人。事实上,原始人把自己的名字看作是自身极重要的部分,因而非常注意保护它。今天仍有许多未开化的民族把自己的名字看作自身生命的重要部分,从而极力隐讳自己的真名,恐怕给不怀好意的人知道后用来伤害自己。”[38]这一解释也大体适用于中国古代。先秦时流行的“诅”就包含类似的内容。《战国策·燕策二》“秦召燕王”载苏代语“秦欲攻安邑,恐齐救之,则以宋委于齐,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写寡人,射其面’”云云。这种诅术要刻敌 国 君主的人像,写上君主的名字,一面在神前念咒诅语,一面有人射君主的头像。[39]人名在此起到代表被诅者的媒介作用。葛洪在《抱朴子·登涉》中多次提到入山若遇到山精一类“见之皆以名呼之,即不敢为害也”,“呼之名即吉”,这种法术亦是根源于此种认识。
从世界范围来看,上述做法并不是古代中国所独有的。对某些人名采取避讳的办法以示尊重是许多民族经常使用的办法。这种被文化人类学家称为“人名避讳(name avoidance)” 的现象既见于古代的民族,也广泛存在于北美洲、大洋洲、亚洲与非洲的部落社会。[40]古罗马西塞罗(Cicero)的对话式著作 De Finibus (《论界限》)中就存在对话者避讳西塞罗名字的现象。[41]在北美洲的Navaho印第安人部落中有不能当面称人名的习俗,某人在场时只能用亲属称谓或“此人”相呼,当面称人名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42]Pae),如果子女要称呼其父,则使用亲属称谓,但其父可自由以私名称呼子女,这被认为是出于对父亲的尊重。[44]在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非洲的urngin人,马来西亚婆罗洲上的Dusun人以及印尼巴厘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α频率光刺激脑电信号同步化的初步研究.doc
- β2糖蛋白I纯化及其稳定性分析.doc
- β淀粉样蛋白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doc
-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诱导胰腺癌细胞株PC2凋亡的实验研究.doc
- β分泌酶底物肽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doc
- κ┐阿片受体的负性肌力作用及其对β┐肾上腺素受体的调节.doc
- κ阿片受体激动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大的抑制作用.doc
- ――关于威海市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 ‘‘文化工业下的当下文学论争剖析.doc
- ‘到达’义V+今的词汇化研究.doc
- 2025年四川省都江堰市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最新.docx
- 2025年云南省大理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推荐.doc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卷精品附答案.doc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卷附答案(b卷).docx
- 文案图论mathematical modeling组合与.pptx
- 抽象氧化铝形成奥氏体钢代表了新一类腐蚀爬行启用更高温度恢复器gt2013-94940.pdf
- unit 13过真题-学九级英语全一册单元复习人教版.pdf
- 命名法一般描述具有新功能acpsb-0817.pdf
- 参考综合文案dracula 1.pdf
- 托福口语部分-vive语音元辅音.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