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虚拟模型的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步态控制方法
第38 卷第1 期 机器人 ROBOT Vol.38, No.1
2016 年1 月 Jan., 2016
DOI :10.13973/ki.robot.2016.0064
基于虚拟模型的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步态控制方法
张国腾,荣学文,李贻斌,柴 汇,李 彬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061 )
摘 要:为提高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运动的稳定性,实现机器人躯干6 维运动方向控制的解耦,提出了一种
基于虚拟模型的对角小跑步态控制方法.控制器主要包括支撑相虚拟模型控制和摆动相虚拟模型控制.在支撑相,
建立了作用于躯干质心的虚拟力与对角支撑腿关节扭矩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调整躯干虚拟力的大小控制躯干的
高度与姿态,控制机器人前进速度和自转角速度.在摆动相,将机器人侧向速度控制引入到足端轨迹规划中,并
通过虚拟的“弹簧-阻尼”元件驱动摆动足沿给定轨迹运动.此外,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引入了状态机,用于
监控机器人各腿的状态,并输出对角小跑步态相位切换指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够以对角小跑步态在
平地上进行全方位移动,跨越不平坦地形,并能够抵抗外部冲击,证明了文中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四足机器人;对角小跑步态;虚拟模型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446(2016)-01-0064-11
Control of the Quadrupedal Trotting Based on Virtual Model
ZHANG Guoteng ,RONG Xuewen ,LI Yibin ,CHAI Hui ,LI Bin
(School of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trotting quadruped robot and to decouple the control of the robot torso
motion along six directions, an approach based on virtual model is presented for trot gait control. The controller mainly
consists of two main modules: the virtual model control at support phase and the virtual model control at flight phase. During
the support phase,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are mapped between the joint torques of diagonal support legs and the virtual
forces acted on the center-of-mass of the torso. And the values of virtual torso forces are regulated to control the torso attitude
and height, as well as the forward velocity and the yaw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robot. During the flight phase, lateral velocit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internet的化学学习模式与化学网络资源的利用-大学化学-北京.pdf
- 基于matlab的电子信息专业数字滤波器试验设计-bowenpublishing.pdf
- 基于moocs在线课程设计原则及要领.doc
- 基于mooc的成人高等教育翻转课堂可行性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pdf
- 基于mfac的矿用皮带机伺服系统仿真研究-先进控制系统研究所.pdf
- 基于ontology的领域知识构建技术综述-计算机应用研究.pdf
- 基于nat-pt的应用层组播过渡方案-东南大学学报.pdf
-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及其实证研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pdf
- 基于moodle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研究-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pdf
- 基于openstack的科研教学云计算平台的构建与运用-中国云计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