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doc
“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
[关键词]:里昂剔夫之谜、比较优势模型、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外生、动态静态
一、 文献 综述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 经济 学家就一直致力于研究贸易产生的原理并为本国的贸易提供政策的理论基础,其中对贸易政策最有影响的就是比较优势的理论。比较优势是一国维持或获得对外贸易利益的根本条件,它集中反映了各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开始,比较优势理论已经 发展 了将近200年。根据时代不断的发展,从H-O的要素禀赋理论,到里昂剔夫反论,再到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比较优势也越来越完善。但是,二战之后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内贸易的不断兴起,让当时的贸易理论无从下手,于是新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对于“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过去往往是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特别是其领军人物杨小凯先生,对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首先循着历史的线索完整的阐释了比较优势的发展,然后再从杨小凯先生提出的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角度,重新整理了“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最后根据“优势比较陷阱”和“荷兰病”提出的比较优势的问题从动、静态角度再次划分比较优势的演化。从内、外生比较优势角度和动、静态角度讲述“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是本文的突出之处。
二、“比较优势模型”的前期演化
1、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中无论是进口抑或出口都给本国带来好处。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这种差别是通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或生产成本的高低来衡量的。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李嘉图提出了更加系统的自由贸易理论。他从资源的最优配置角度论证自由贸易与各国分工的必要性。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这样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成为可能。比较优势的衡量是通过相对生产率或相对成本来衡量的。李嘉图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就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
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中,技术不同是各国在生产成本上产生的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到了20世纪,许多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生产技术已非常接近甚至相同,而各国成本差异仍很大。赫克歇尔认为,除技术差异外,还有其它原因决定各国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和产品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资本、土地及其它生产要素也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
1914年的《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提出了建立在相对资源禀赋情况和生产要素中要素比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也成为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开山之作。
4、里昂剔夫之谜
H-O模型的主要观点是,一个国家将生产、出口自己相对丰富、密集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将进口自己相对稀缺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剔夫基于以上认识,于1953年利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以美国为例,对H-O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其结果与理论判断正好相反,这一矛盾被称为“里昂剔夫之谜”。
在分析中,他分别考察了美国1947年和1951年出口产品中资本与劳动的含量,以及进口替代产品的资本与劳动含量(见表1)
表1百万美元出口与进口替代产品对国内资本与劳动的需求
项 目1947年1951年出口进口替代出口进口替代资本(美元)2550780309133922568002303400劳动(人/年)182.313170.004179.91167.81人均年资本量(美元)13991181841297713726
表中显示出以人均年资本量表示的进口替代品和出口产品的关键比率(Kx/Lx)/(Km/Lm),1947年为1.30(18184/13991),1951年为1.06(13726/12977),比率都小于1,而根据H-O理论,美国的这一比率应大于1。这说明美国出口产品与进口替代产品相比是更为劳动密集型的。
三,新古典贸易理论自身的完善和 发展
在“里昂剔夫之谜”的推动下, 经济 学家们得出了一系列能解释此实证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进而对H-O模型的原始条件做了许多的改进,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进步发展。
1.对要素数量和质量的扩充
(1)对要素质量的分析:①里昂剔夫自身对反论的解释。他认为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李贽童心说的基本内涵与文学实践.doc
- 材料控制个人简历范文精选.doc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基础大平台教学研究.doc
- 材料管理及采购个人简历模板--文书.doc
- 村务管理五步工作法的成效与启示.doc
- 村支两委关系: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doc
- 村级财务会计代理制分析.doc
-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幼儿的意义.doc
- 杜诗沉郁顿挫风格含义辨析.doc
- 杨崇和:成功的意义就是创.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