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文化论文-大禹治水对滨州水文化的影响.doc

水文化论文-大禹治水对滨州水文化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文化论文-大禹治水对滨州水文化的影响.doc

  水文化论文:大禹治水对滨州水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大禹;治水;水文化;滨州水文化 1 大禹治水与大禹水文化 距今4000年前,华夏大地到处弥漫着滔天的洪水。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尚书bull;尧典》)滔天洪水淹没了平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岗,田地和房屋全部被洪水吞没。为了战胜水患,大禹一靠艰苦奋斗、团结众人;二靠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三靠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千难万苦,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反映了这个时代社会的主题,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象征。 禹,姒姓,名文命,字高密,伯鲧之子,夏后氏部族的首领。相传禹于公元前2297年农历六月初六诞生在今四川省北川县(古称石泉县)石纽山麓的禹穴(另一说为汶川县石纽山刳儿坪)。因治水有大功于人民,后人称禹为大禹,意即伟大的禹;一个大字,彰显出后人对禹的尊敬和崇拜。 面对浩浩滔天的洪水,华夏民族的祖先尧召集各部落联盟会议,研究治水问题。当时,部落联盟会议主要由 四岳即四方诸侯之长组成。四岳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部族首领鲧主持治水工作。于是,尧命鲧总揽治水之事。没有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上帝的身上,而是凝结人类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与洪水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鲧采用水来土挡的办法,即用泥土石块在氏族聚落筑起一道道堤埂式的土围子,以阻障洪水。这种用来挡水的土围子就是后来城的源头。但是,由于洪水太大,所筑的土围子频繁地被大水冲垮。鲧在九年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没能消除水患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尧的助手舜巡视治水情况,发现鲧治水无方,便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又将他杀死。 心力交瘁的唐尧带着治水未竟的遗憾走了。唐尧死后,虞舜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经过部落联盟会议的推举,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主持治水,同时派商族的首领契、周族的首领后稷、东夷族的首领伯益等助禹。 禹吸取了父亲鲧障洪水导致失败的教训,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特性,确定了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治水策略。禹之决渎也,因以水为师。以水为师,就是按照水流运动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疏河导川。治水原则确定下来了,禹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实地查勘,以掌握河道流经地域的地形地貌等情况。 相传禹在查勘水情时,左规矩,右准绳,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所谓规矩、准绳,类似于今天的垂线、角尺、圆规之类的测量工具;所谓行山表木(亦作随山刊木)是指采用堆石或在树木刻记的方式作为测量的记号。后人藉此推断,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逐渐创造了古测量学,并促进了数学的发明禹治洪水,决疏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之厄,使东注于海而无浸逆,乃沟股之所生也。(《算经十书》)。 在勘查测量、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大禹带领群众疏川导滞,即根据山川形地势,开凿河川,疏通河道 大禹被称为中华民族自炎黄以后的又一人文初祖,他让华夏子孙妇孺皆碑的是成功治理洪水的功劳。正是由于他治水的成功,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被敬奉为山川神主;正是由于他治水的成功,才得到舜帝的赏识,将帝位禅让于他;正是由于他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社会物资财富大大丰富,产生了剩余产品,使中国社会由原始社会过度到奴隶社会,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也才有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大禹文化(或夏文化)。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大禹治水的成功,华夏民族的历史就可能改写,自然也就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大禹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禹文化的核心就是水文化。 什么叫水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关于水与人、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文化。水是生命之源,是影响和制约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以江河为主体的各种水体滋养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在治理水、开发水、利用水、保护水和鉴赏水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水文化,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 对于水文化的范畴,一般来说,是指人类活动与水发生关系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水与人类发生关系的活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宗教、民俗、体育、军事等各个领域,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因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文化也可以称为母体文化。 2 大禹治水对滨州水利建设的影响 2.1 滨州水文化现状 滨州市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北面濒临渤海,易受洪涝干旱之灾。相传大禹治水的禹疏九河,有五条河就在滨州境内,滨州曾经是大禹治水的主战场。千百年来,滨州人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坚韧不屈,艰苦奋斗,治水患、除水害、兴水利,滨州水文化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积淀。新中国成立后,滨州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大搞水利建设,水利事业迅猛发展,为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为总结治水经验,弘扬水文化,传承水文明,以示后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